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利红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 2篇细菌
  • 2篇细菌培养
  • 2篇耐药
  • 2篇护理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血流感染
  • 1篇引流
  • 1篇伤患者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重症
  • 1篇重症颅脑
  • 1篇重症颅脑损伤
  • 1篇综合ICU
  • 1篇相关性血流感...

机构

  • 4篇萍乡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陈利红
  • 1篇胡稻
  • 1篇贺婷
  • 1篇曾多
  • 1篇胡斌
  • 1篇刘洪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十字激光笔引导在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十字激光笔引导在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性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采用十字激光笔引导穿刺引流)和常规穿刺引流组(采用常规穿刺引流),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准确性、有效性、住院时间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结果改良组患者穿刺优良率〔70.0%(21/30)比33.3%(10/30)〕、血肿清除率〔80.0%(24/30)比66.6%(20/30)〕和GOS(分:4.40±0.42比3.70±0.37)均显著高于常规穿刺引流组(均P<0.05),拔管所需时间(h:108.6±24.2比136.8±27.2)和住院时间(d:14.7±3.5比16.5±4.1)均较常规穿刺引流组缩短;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激光笔引导在脑出血穿刺引流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多陈利红胡斌胡稻
关键词:脑出血穿刺引流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与中心静脉导管(CVC)堵塞的关系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医院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或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660例,分析患者CRBSI感染与CVC堵塞情况,对CRBSI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CRBS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CRBSI感染与CVC堵塞之间存在相关性(r=0.652,P<0.001);60例CRBSI感染患者置管血中共分离得到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5株(65.22%),以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2株(31.88%),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是CRBSI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RBSI感染与CVC堵塞密切相关,导管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是CRBSI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防控措施。
刘洪贺婷陈利红彭福南熊波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病原菌耐药性
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因颅脑损伤而入院ICU治疗而发生感染的98例患者住院患者,对其住院病历进行详细回顾与分析,且根据患者综合病情给予相应对症、规范、有效的治疗,且定期将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经统计计算后98例ICU住院患者经细菌培养分析共发现102病原菌,其中有60株革兰阴性菌,占总例数61.22%,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占总例数22.45%,假丝酵母菌20例,占总例数20.41%;经临床研究发现革兰阴性菌对头孢菌素较为敏感,如头孢哌酮、头孢舒巴坦钠药物最为敏感,经计算敏感率为79.2%,依次敏感药物为阿米卡星,经计算敏感率为71.7%,而革兰阳性菌耐药性较强药物为万古霉素,经计算敏感率为95.24%,氨苄西林药物,经计算敏感率为85.71%,而对于真菌类药物对氟康唑药物最为敏感,经计算敏感率为45.0%,其次为伏立康药物,经计算敏感率为30.0%。结论对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应采取科学检验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尽早最疾病感染菌群诊断,并积极实施广谱抗菌药物。
陈利红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原因护理研究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感染在综合ICU的护理措施策略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综合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综合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资料选取ICU重症监护室288例住院患者中送检的1680份标本,通过分析患者送检标本发现培养阳性病原菌,且通过国际标准量化筛选出多重耐药菌,且对其筛选的耐药菌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数量、种类、发现部位以及医院感染情况等。结果通过检验、筛选在1680分标本中共有阳性病原体759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共有469株,经统计发现在阳性致病菌中检出MDROS构成比为鲍曼不动杆菌189株(57.45%),肺炎克雷伯菌株(59.77%),铜绿假单胞菌75株(72.82%),大肠埃希菌32株(84.21),奇异变形菌查出27株(69.23%),金黄色葡萄菌株,产气肠杆菌12株(48.0%),尿肠球菌7株(77.78%),阴沟球菌5株(83.33%),粪肠菌2株(50.0%)而其中细菌数量排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这三中菌群;经统计发现细菌分布为呼吸道有391例(83.69%),泌尿系统16株(3.41%),肠道12株(2.56%),腔隙器官31株(6.61%),切口处13株(2.77%),导管处6株(1.28%),分布依次顺序为呼吸道、泌尿系统、肠道、腔隙器官、切口处、导管处,而469株多重耐药菌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有285株,占菌群构成比60.76%。结论对于多重耐药菌为医院综合ICU病房的主要致病菌,严重的影响患者原有疾病的康复,甚至可加重疾病和诱发其他器官疾病,但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组织了细菌交叉感染和多重耐药菌产生。
陈利红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护理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