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玮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中心性
  • 2篇中心性浆液性
  • 2篇中心性浆液性...
  • 2篇网膜
  • 2篇脉络膜
  • 2篇脉络膜视网膜
  • 2篇脉络膜视网膜...
  • 2篇浆液
  • 2篇浆液性
  • 2篇浆液性脉络膜
  • 2篇病变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正压通气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机构

  • 3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王玮
  • 2篇邓爱军
  • 1篇唐述森
  • 1篇韩桂全
  • 1篇韩桂全
  • 1篇张世栋
  • 1篇孙泽文

传媒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行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2016年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情况。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2015年1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间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10 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合对照组各55 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29 例,显效19 例,有效5 例,无效2 例,有效率96.36%;对照组痊愈9 例,显效17 例,有效21 例,无效8 例,有效率85.45%。分析对比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临床在治疗骨质疏松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时,可以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广大临床上大力推广。
孙泽文韩桂全韩桂全韩桂全张世栋王玮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厚度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单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的患眼与健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是否有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经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脉络膜深层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检查,确诊为单眼CSC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DI-OCT仪器自带的测量软件,在黄斑中心凹下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高反射线的外部至可见的巩膜内表面测定患眼与健眼的脉络膜厚度。结果 50例单眼CSC患者的患眼与健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443.36±73.54)μm,(392.67±87.82)μm,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C患者的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明显比健眼增高,对CSC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为其在临床上的诊疗提供帮助。同时,EDI-OCT检查技术是观察脉络膜厚度的重要方法。
臧亚楠李霞波王玮邓爱军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厚度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OSAS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关系以及CSC患者和正常人OSAS症状出现的频率。方法收集由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急、慢性CSC患者或其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损害患者53例,排除有激素使用史和合并有其他眼底疾病患者18例,确定CSC组35例为病例组,选择无眼底疾病的白内障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和BMI配对。用柏林调查问卷评估OSAS的风险性,处于柏林调查问卷高风险(OSAS+)的患者进一步行PSG确诊OSAS,比较两组间OSAS+的比率和OSAS的患病率。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BMI、既往疾病史无明显差异。病例组19例(54.3%)OSAS+,而对照组10例(28.6%)OSAS+,病例组7例(20.0%)、对照组1例(2.9%)经PSG确诊为OSAS。结论与对照组比较,CSC患者OSAS的患病风险和患病率均高于一般人群。
李霞波臧亚楠王玮邓爱军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正压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