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弛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桂林市委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国际旅游胜地视域下漓江上游生态治理的路径探索
- 2021年
- 长期以来,对漓江上游生态治理存在制度碎片化和规范性不足、群众参与度低、上游企业升级改造缓慢、生态补偿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唯有高度重视漓江上游生态治理,制定漓江上游生态治理整体规划,多方筹资,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漓江生态治理与保护,分阶段分步骤开展生态治理,把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契机促进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把漓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好,进而实现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 张弘弛
- 关键词:生态治理
- 论五四运动的深刻内涵及新时代意蕴
- 2020年
-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五四运动具有解放思想,革新进取的精神因子,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弘扬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新时代要更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向纵深推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张弘弛
- 关键词:五四运动
- 抗日战争时期李克农在桂林的革命实践和斗争精神
- 2022年
- 在桂林期间,李克农说服黄旭初,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积极领导桂林抗日救亡运动,开展桂林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的工作,积极与国民党开展有理有节的斗争。今天,重温李克农在桂林的革命斗争史,就是要在新时代学习和继承他固守初心的革命观、顾全大局的统战观和灵活主动的斗争观,让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更加迸发出生机和活力。
- 张弘弛白晋博
-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统战观革命观
- 2019年度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
- 2020年
- 本文从毛泽东生平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系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史实考证、关于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学术史研究、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等研究对2019年度海内外学者在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学术状况进行梳理和概括,以供相关研究者和党史爱好者参考借鉴。
- 祝彦张弘弛
- 关键词: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研究
- 论左右江革命斗争实践的新时代意蕴
- 2020年
- 中国共产党在左右江地区通过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开展群众运动,推进党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新时代要铭记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地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弘扬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永不停歇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扎实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 张弘弛
- 广西营商环境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被引量:1
- 2019年
-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企业投资的流向,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有极端重要性。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企业创造出更高的利润,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东盟贸易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广西已经日益成为企业投资的热土。文章就净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张弘弛
- 关键词:营商环境
- 新时代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探论被引量:3
- 2019年
- 新时代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旨在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力度不足、服务群众的能力有待提升、群众工作方法不当、处理群众问题的本领较弱,阻碍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工作的开展。在新时代,我们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党的政治影响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还要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营造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以增强我们党的群众组织力。
- 张弘弛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略论桂林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以独秀峰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桂林独秀峰是桂林的象征,它位于靖江王城内。她具有三大文化资源,即石刻文化、教育文化和革命文化。但实际上,现在对独秀峰的开发仅仅局限在观赏性的旅游开发,对文化资源开发甚少。因此,本文从独秀峰三大文化的展示和介绍入手,实地调查独秀峰三大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以此探讨独秀峰三大文化的具体开发路径。
- 张弘弛
- 关键词:三大文化
- 新时代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针对当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面临的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尚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媒体监管不力、工作创新不明显等现实困境,提出了新时代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提升路径。要明确主体责任,增强政治担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媒体监管,把互联网+理念贯穿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创新工作方式,把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与民族宗教及民生工作紧密结合。
- 张弘弛
- 乡村治理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被引量:3
- 2022年
-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与保障。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从“乡政村治”到“三治融合”、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共治”等变迁历程,实现了乡村内部的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乡村治理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在于二者都坚持以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依归、以农民群众为实践主体,以及实践过程的贯通衔接、一体推进。因此,可通过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重塑乡村社会资本、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等路径激发乡村发展内在活力,从而加快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
- 张弘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