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俊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晚期
  • 2篇吉西他滨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咽肿瘤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价
  • 1篇造影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肿瘤
  • 1篇顺铂

机构

  • 5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潘学兵
  • 5篇何宇
  • 5篇邵俊伟
  • 2篇贾筠
  • 2篇林钦雄
  • 2篇林顺欢
  • 1篇黎焕君
  • 1篇谭庆麟
  • 1篇刘淳
  • 1篇郑锐年
  • 1篇陈镜塘
  • 1篇姚满田
  • 1篇李丽萍
  • 1篇江冠铭
  • 1篇李壮华
  • 1篇蔡彦敏
  • 1篇卢志斌
  • 1篇刘克军
  • 1篇李浩
  • 1篇刘琦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初诊小细胞肺癌(SCLC)分期及预后评价中^(18)F-FDG PET/CT的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初诊小细胞肺癌(SCLC)分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我院收治初次确诊为SCLC并接受^(18)F-FDG PET/CT检测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并采用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制定的局限期(LD)/广泛期(ED)分期法记录LD期、ED期患者分布情况,分析比较LD/ED分期与TNM分期一致性。根据LD/ED分期将SCLC患者分为ED组、LD组,比较两组患者原发病灶^(18)F-FDG PETCT检测最高标准摄取值(SUV_(max)),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SUV_(max)对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经典肿瘤临床分期相比,^(18)F-FDG PET/CT检查对SCLC患者LD期诊断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度为82.14%,kappa值为0.797。ED组、LD组患者的SUV_(max)分别为10.88±3.1、12.16±2.98,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SCLC患者进展35例,死亡28例,存活率为53.33%,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20个月;LD期、ED期患者1年存活率分别为63.89%、37.50%,两组患者整体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无进展生存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_(max)≥11.22组死亡16例,SUV_(max)<11.22组患者死亡12例,总生存率分别为48.39%、58.62%,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50个月、10.5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初诊SCLC分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有待研究。
邵俊伟潘学兵袁志鹏何宇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预后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100例既往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纳入到此次研究中,采用硬币法分组,I组实施吉西他滨联合洛铂进行治疗,II组实施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I组疾病控制率为44.0%,II组疾病控制率为48.0%,组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2)Ⅰ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0.0%、48.0%及6.0%,Ⅱ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0%、36.0%及20.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血红蛋白下降、谷丙转氨酶升高及尿素氮升高发生率分别为32.0%、6.0%及4.0%,Ⅱ组血红蛋白下降、谷丙转氨酶升高及尿素氮升高发生率分别为30.0%、4.0%及6.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洛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既往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均比较好,虽然联合洛铂治疗方法产生的血液毒性比较高,但是消化道反应比较轻,因此提倡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洛铂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何宇潘学兵邵俊伟林钦雄林顺欢
关键词:吉西他滨洛铂顺铂晚期乳腺癌
一种骨与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与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取样器,包括针筒,针筒内滑动连接有橡胶活塞,橡胶活塞连接有推杆,针筒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台,推杆的侧面设置有与限位台相配合的限位片。针筒的底部连通有注射管,注射管连...
贾筠江冠铭吴依芬陈镜塘谭庆麟刘克军郑锐年李壮华李丽萍谭钦全潘学兵蔡彦敏林钦雄黎焕君廖景升赖庆君刘淳何宇郝艳艳卢志斌袁志鹏张汉文叶兆康邵俊伟李浩曾溢蕻张曼曼樊秀杨晓君余雯文陈诗园林顺欢刘琦
CT血管造影与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与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三周行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化疗前后CT影像学特点,比较近期疗效,分析CT血管造影参数与NACT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1周再次行CT血管造影,其中CR 8例,PR 38例,SD 11例,PD 5例,总有效率74.19%,无效率25.81%,即对化疗敏感46例,耐药16例;耐药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为肿瘤的局部生长呈内生溃疡型、盆壁粘连严重,阴道盆壁间隙消失,宫旁组织出现高密度影;敏感组和耐药组治疗前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F、BV、P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TT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敏感组显著优于耐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流参数BF、BV与耐药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采用NACT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NACT治疗方案对肿瘤的血管形态及血管影像学参数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化疗的敏感性,CT血管造影对宫颈癌患者NACT的耐药性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邵俊伟潘学兵何宇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宫颈癌化疗耐药性
吉西他滨或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效果比较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或紫杉醇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5%(13/20)比30%(6/20),χ^2=4.912,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损伤、肾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前,对照组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水平分别为(2.30±0.31)ng/L和(18.27±2.19)μg/L,观察组分别为(2.34±0.27)ng/L和(18.48±2.25)μg/L,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对照组SCCAg、CYFRA21-1水平分别为(1.92±0.22)ng/L和(13.72±1.74)μg/L,观察组分别为(1.20±0.15)ng/L和(8.49±0.91)μg/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能够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含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局部晚期鼻咽癌理想的化疗方案.
潘学兵何宇邵俊伟姚满田贾筠
关键词:鼻咽肿瘤吉西他滨紫杉醇奈达铂肿瘤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