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君

作品数:24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中医
  • 2篇血管病
  • 2篇头痛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偏头痛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干预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系
  • 2篇淋巴系统
  • 2篇
  • 2篇META分析
  • 2篇勃起
  • 2篇勃起功能
  • 2篇勃起功能障碍
  • 1篇地平
  • 1篇电图
  • 1篇淀粉样

机构

  • 19篇成都中医药大...
  • 1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仁寿县人民医...
  • 1篇四川省骨科医...
  • 1篇眉山市第二人...
  • 1篇成都市金牛区...

作者

  • 19篇刘美君
  • 10篇杨东东
  • 5篇金硕果
  • 4篇孙鸿辉
  • 3篇杨芳
  • 2篇梁静涛
  • 2篇方妤
  • 2篇张培海
  • 2篇史敏
  • 2篇尹海燕
  • 1篇赵欢
  • 1篇张玉东
  • 1篇徐进
  • 1篇张勇
  • 1篇徐磊
  • 1篇张怀亮
  • 1篇刘福友
  • 1篇侯小林
  • 1篇李永红
  • 1篇陈卫银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国际神经精神...
  • 1篇四川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意识障碍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于1962年由C.Miller-Fisher首先描述,该病以单侧肢体发作性不自主抖动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期间多不伴有意识障碍。发病机制目前较公认的为低灌注理论。我们报道1例合并意识障碍的LS-TIA,经规律药物治疗后症状未缓解,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未再发作。
李启正杨东东刘美君祝梦婷金硕果孙鸿辉
关键词: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分期运动疗法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分期运动疗法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纳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11例,其中对照组49例、治疗组62例,均采用规范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治疗手段,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再增加面部分期运动疗法辅助治疗。两组在治疗后2、3、4周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进行分级和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随着时间推移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后第2周,两组H-B分级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3、4周,观察组H-B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4周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98.4%)明显优于对照组(85.7%)(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运动疗法可以提高瘫痪面肌的恢复速度,缩短病程。
朱婵刘美君
关键词:运动疗法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
基于胶质淋巴系统探讨“毒损脑络”被引量:12
2020年
络脉是经脉系统的分支,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的作用,在支持气血运行方面呈现双向流动的特性,具有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脑为诸阳之会,脑络纵横交错,脑络渗灌气血以充实脑髓并敷布阳气以温煦脑神,为"脑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源动力。病理情况下脑络不通,毒邪内生,而致"毒损脑络"。"毒损脑络"病机学说不仅应用于中风病机研究中,而且拓展到痴呆等其他脑病中,推动了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发展。新近发现脑内存在"胶质淋巴系统",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脑脊液-脑间质液的交换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把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脂质、电解质和载脂蛋白E等营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送到脑组织,也能清除脑内代谢产物(如乳酸)、可溶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和异物,这是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液体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能成为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干预的新靶点。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代谢废物排出途径和物质运送系统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是中西医对"毒损脑络"认识的交叉点,从胶质淋巴系统探析"毒损脑络",有可能为揭示"毒损脑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金硕果刘福友杨东东尹海燕刘美君杨芳孙鸿辉陈卫银
关键词:络脉毒损脑络
人工智能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2025年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帕金森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本文将从帕金森病的诊断、监测和评估、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切入,对不同人工智能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了解其原理、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Parkinson’s disease is a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at brings significant impact on patients’ lives.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is paper, we will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AI technolog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ir applic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o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周琬霖刘美君杨东东
关键词:帕金森病人工智能
还少丹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9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代表AD的极早期阶段,以记忆障碍为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特征,AD的发展使不可逆的过程,患者诊断为AD时往往已经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对MCI...
赵欢史敏杨东东刘美君
基于机器学习的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的研究及应用
2020年
为初步研究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提出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分析,找出相关性最高的特征值,以研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及探讨临床诊断预测的可能性。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个月的肌电检查报告共2352份数据,筛选符合标准的575份报告,制作数据集,利用编程的方式对其检查数据和报告结论进行量化分析,分别建立KNN、逻辑回归、随机森林、stacking算法模型,经过调参选取正确率最高的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以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及研究临床判读预测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一方面在肌电图临床判读中随机森林算法正确率达到92.69%,精度为92.78%,召回率为100%,与逻辑回归相比较P值为0.04271,与KNN相比较P值为0.00745,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随机森林模型最适合于面部运动传导神经检查数据分析。另一方面,运用随机森林方法提取特征值,能够更加清晰迅速地找出影响面部运动神经病变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机器学习挖掘数据,得出影响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的主要因素为颞支右侧波幅数据和颊支右侧波幅等8个特征点,并提出可使用临床获得的数据集进行判读预测并通过随机森林选取主要的特征点,具体以减少临床操作时检查点位的形式达到缩短单人检查时间的目的。
唐雨奇李则辰杨东东金硕果刘美君李永红
关键词:面部神经肌电图特征值
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认识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在治疗及愈后方面也不尽如人意。长久以来中医学者们以祖国医学独有的理论体系,对血管性痴呆有着独...
李启正刘美君祝梦婷朱玉婷杨冰杨东东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医
莫诺苷抑制铁死亡保护MPP^(+)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莫诺苷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s,PC)12模型的保护作用,阐释其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通路抑制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 mmol/L MPP^(+))、莫诺苷组(5μmol/L莫诺苷+1 mmol/L MPP^(+))、ML385(Nrf2抑制剂)组(1 mmol/L MPP^(+)+2μmol/L ML385)、莫诺苷+ML385组(5μmol/L莫诺苷+1 mmol/L MPP^(+)+2μmol/L ML385)。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铁(ferrum,Fe)、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LC7A11、GPX4 mRNA表达。结果:在1 mmol/L MPP^(+)作用PC12细胞24 h后,细胞活性降低为空白对照组的52.75%,5μmol/L的莫诺苷处理细胞时保护作用最强。透射电镜下见MPP^(+)模型组线粒体大量固缩,嵴间缝隙增宽,膜密度明显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e、MDA、ROS含量明显增多,Nrf2、HO-1、SLC7A11、GPX4、FTH1、FPN1蛋白表达降低,SLC7A11、GPX4 mRNA及GSH水平降低。莫诺苷能改善MPP^(+)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铁死亡的形态变化,促进Nrf2、HO-1、SLC7A11、GPX4、FTH1、FPN1蛋白表达,促进SLC7A11、GPX4 mRNA表达,升高GSH水平,降低Fe、ROS、MDA水平。而这一作用可以被Nrf2抑制剂ML385减弱。结论:莫诺苷在MPP^(+)诱导的PC12细胞帕金�
徐进张怀亮杨东东刘美君李毛
关键词:莫诺苷
新型口服抗凝剂在亚洲房颤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新型抗凝药(NOACs)对亚洲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脑卒中的预防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电子数据库,纳入NOACs和华法林对亚洲房颤患者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文献相关信息,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结果总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包括10785例受试者。Meta分析表明,与华法林比较,NOACs能降低亚洲房颤患者脑卒中(RR=0.63,95%CI:0.52~0.76,P<0.00001)、非神经系统性血栓栓塞(RR=0.46,95%CI:0.31~0.68,P=0.0001)及大出血(RR=0.61,95%CI:0.51~0.72,P<0.00001)的发生。结论采用NOACs治疗亚洲房颤患者脑卒中、非神经系统性血栓栓塞及大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NOACs用于治疗亚洲房颤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张琪刘美君白雪洁钱巧玲杨东东
关键词:华法林META分析
类淋巴系统与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淋巴系统是清除体内废物执行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功能场所。但是在过去我们认为大脑中是不存在淋巴系统,但2013年6月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也存在一个清理"垃圾"的系统,并且该系统对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
刘美君李娅迪金硕果梁静涛李启正杨东东
关键词:脑血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