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LA-DR抗原β链的共同表位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基因编码的共同表位 (SE)与武汉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 (PCR SSP) ,对武汉籍汉族人群 78例RA患者和 12 6例健康者的HLA DRB1 0 1、 0 4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RA患者中具有编码QKRAA或QRRAA的共同表位阳性率为 43 6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5 1% ,P <0 0 1) ;SE阳性的RA患者的关节压痛数、侵蚀性病变以及关节外表现明显高于SE阴性的RA患者(P <0 0 1)。结论 HLA DR基因编码的SE与武汉籍汉族RA易感性及疾病严重性相关 。
- 刘巧红滕云沈凌汛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抗原决定簇
- 高氟环境对骨代谢及钙、镁、锌、铜元素的影响被引量:2
- 1998年
- 为了了解长期接触氟化物对骨代谢及钙、镁、锌、铜元素的影响,对某铝厂电解车间35例工人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钙、镁元素及铜、锌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同厂37例非暴露氟化物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血清骨钙素、钙、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P<0.05,P<0.01)。提示长期氟暴露可能影响骨形成过程。但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及铜、锌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值均大于0.05)。
- 余达林崔舜刘巧红
- 关键词: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钙镁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1998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并与部分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部分临床指标是正相关,重度活动期RA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活动期,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有明显下降。结论:RA的发病与血清TNFα、IL-6介导的细胞免疫调节异常有着明显的关系。检则血清TNFα、IL-6水平对RA的病情活动观察、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刘巧红沈凌汛吴清敏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5例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对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开放性临床对照观察试验。试验组、对照组各 2 5例。试验组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15 0~ 2 0 0 mg,分 2次服用。对照组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10 0 m g,分 3次服用。观察时间为 3~ 4周。结果 :医生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估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84.0 % ,对照组为 80 .0 % ,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自身综合评估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80 .0 % ,对照组为 76.0 % ,差异不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试验组 12 .0 %、对照组为 2 0 .0 % ,差异不显著 ,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头晕头痛等症状。结论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具有服用次数少 ,方便患者 ,血药浓度平稳 ,持续时间长等优点 。
- 沈凌汛崔舜刘巧红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