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新型液态发酵生产米香型白酒的研究(Ⅰ)——酶制剂在液态发酵米香型白酒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5年
- 探讨液化酶、糖化酶、酸性蛋白酶在新型液态发酵生产米香型白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液态发酵生产米香型白酒中添加适量的酶制剂,与传统糖化发酵剂小曲协同糖化发酵,补充传统小曲中酿酒酶系的不足,可提高液态发酵的效果,同时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风味物质的形成.实验得出酶制剂的最佳添加量为:液化酶2U/g原料、糖化酶30~40 U/g原料、酸性蛋白酶2 U/g原料.
- 唐取来李晶晶李玲玲刘彩霞胡雪娇肖冬光
- 关键词:液态发酵米香型白酒酶制剂白酒
- 新型液态发酵生产米香型白酒的研究(Ⅲ)--纯种培养酿酒酵母与传统小曲协同糖化发酵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在新型液态发酵条件下,对纯种培养酿酒酵母与传统小曲协同糖化发酵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传统小曲发酵过程中接种一定量的纯种培养的高产酯、适量低产高级醇的酿酒酵母,能明显提高原料出酒率和乙酸乙酯的含量,并显著降低高级醇含量;但酿酒酵母对产酸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致使总酸含量下降,并影响乳酸乙酯的生成。采用分醪发酵工艺可减少酵母菌与传统小曲协同糖化发酵过程中对产酸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在提高米香型白酒总酯含量的同时实现风味物质之间的平衡。
- 唐取来刘彩霞肖冬光
- 关键词:液态发酵白酒
- 高产酯酿酒酵母与乳酸菌共发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酵母菌和乳酸菌是各种酿酒生产中两类非常重要的发酵微生物,其相互作用对酒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本试验主要研究了高产酯酿酒酵母MY-15和酿酒过程中三种常见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 lca、Pediococcus pentosaceus L1和Bacillus coagulans NJ)在生长和代谢方面相互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对高产酯酿酒酵母MY-15的生长和产乙酸乙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产酒的影响不大;但乳酸菌的代谢产物乳酸对酿酒酵母的生长和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产酯酿酒酵母MY-15对干酪乳杆菌lca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但少量的酵母菌对戊糖片球菌L1和凝结芽孢杆菌NJ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酵母菌接种量的增加,乳酸菌代谢乳酸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酵母菌代谢产物乙醇对乳酸菌的生长和代谢,在乙醇含量少于7.5%(V/V)时,抑制作用不明显;当酒精含量达17.5%(V/V)时,乳酸菌的生长被完全抑制。
- 刘彩霞郭学武李玲玲唐取来王亚平邢爽李镇江肖冬光
- 关键词:酿酒乳酸菌酵母菌共发酵
- 新型液态发酵生产米香型白酒的研究(Ⅱ)——根霉曲纯粮液态发酵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粉碎大米为原料,纯种培养的根霉曲、高产酯适量低产高级醇酿酒酵母和乳酸菌为糖化发酵剂,全液态法工艺酿造米香型白酒。结果表明,根霉曲纯粮液态发酵生产米香型白酒最佳发酵工艺为:根霉曲的添加量为原料量的0.3%,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接种量分别为5%、2%,料液比为1∶3.2。本试验还对各种米香型白酒的发酵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纯粮液态发酵工艺能有效提高出酒率及酯醇比,改善米香型白酒的品质。
- 唐取来刘彩霞李玲玲李晶晶肖冬光
- 关键词:液态发酵米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