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立群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环境地质
  • 2篇第四纪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转化
  • 1篇氮同位素
  • 1篇氮源
  • 1篇地表水
  • 1篇地球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研究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地质学
  • 1篇第四纪沉积
  • 1篇洞庭盆地
  • 1篇数字高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水土
  • 1篇水污染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孙立群
  • 5篇梁杏
  • 5篇张鑫
  • 2篇陈刚
  • 1篇李琳
  • 1篇胡成
  • 1篇刘延锋
  • 1篇罗美芳

传媒

  • 4篇地球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08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Fisher判别准则的河湖相判别模型的构建:以江汉盆地汉江上游段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探究Fisher模型在盆地第四纪河湖相演变上的实用性,以江汉盆地汉江上游段某单一钻孔的粒度资料和沉积相划分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利用Fisher基本原理计算得到河湖相判别模型,最终利用模型实现对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分析.依据单因素方差以及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Fisher模型对河流相、河湖过渡相、湖相具有很好的区分效果.留一交叉验证结果达到80.6%,超过了判别模型应用要求的75%标准.同时,将多孔沉积相判别结果与定性划分结果进行了对比,其综合吻合率达到85.06%,进一步验证了Fisher模型在河湖相判别上的实用性.依据判别分析结果可知,自早更新世开始,研究区存在4期较大的沉积旋回,可划分为8个沉积阶段,不同沉积阶段水动力来源复杂且变化迅速,区域沉积环境演化与新构造运动相吻合.本研究说明依据粒度资料建立Fisher模型用于沉积相以及沉积环境的分析是可行的,同时丰富了江汉盆地汉江段沉积环境资料,为盆地水资源调查及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张鑫梁杏孙立群宋晨李琳
关键词:江汉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环境地质
洞庭盆地资水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判别及其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沉积相及特征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河湖环境演化规律,但在洞庭盆地资水三角洲地区还未有相关表述.本研究基于第四纪典型钻孔(BMS01和BMS02)沉积样品,开展了丰富的岩石学、年代学与沉积学研究,运用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对研究区第四纪堆积物沉积相进行分析,用粒度参数计算结果和Fisher判别模型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Fisher模型判别公式适用于平原区河流相、湖相及非稳定相沉积环境的判别.在资水三角洲区域内的应用,判别函数总体识别正确率为94.9%,误判率为5.1%,高出正确率的一般标准(75%).综合判别结果及地质研究资料,运用C-M图和粒度散点图揭示了第四纪以来区域的多旋回沉积特征及演化过程,并阐述了地层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可以为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地层原生劣质水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孙立群张鑫梁杏常致凯付鹏宇张洁
关键词:沉积相第四纪环境地质
无机态氮素转化机制及水土体氮源识别方法被引量:8
2020年
氮素在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有机分子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土壤的主要养分.对于氮污染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各种氮形态转化机制,这是解决各种氮科学问题的基础,也是研究者容易忽略的重点.本文论述了氮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过程及作用机制的基础,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土中氮源分析的研究方法及氮同位素分馏作用,重点综述了地表水及地下水体中氮源识别方法与应用,包括定性识别和模型识别方法.指出利用水化学方法与多种同位素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识别水土氮污染来源.针对传统亚硝化反应中氧原子来源识别中的问题,提出了反应过程的现代观点,解释了二次氧化反应过程中δ^18O-NO^-3的富集原理.提出盆地含水层中原生铵态氮对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贡献,并给出了新的研究设想.
梁杏孙立群张鑫张洁付鹏宇
关键词:氮素硝酸盐氮同位素水土
基于主成分的协克里金法对地下水砷空间分布预测被引量:5
2023年
针对目前地下水砷含量的空间模拟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导致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以江汉平原东部地区为例,利用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对砷的影响,采用普通克里金(OK)、传统协克里金(COK)和基于主成分的协克里金(COK-Y,Y为经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综合因子)对地下水体砷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COK-Y模型的半变异函数拟合最佳,其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较OK分别降低21.7%、21.3%;较COK相差不大,分别降低3.5%、3.4%.COK-Y模型预测精度有所提升,绘制的地下水砷空间分布图更能反映砷的高度异质性,最大程度改善了克里金法的削弱效应,更符合实际.综合因子Y指示了地下水中各组分对地下水砷含量分布模拟的贡献,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还原性溶解是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分布的主要因素,多金属矿物如重晶石、磁铁矿和钛铁矿等的风化溶蚀、解析吸附作用也对其有一定的贡献.
张洁梁杏刘延锋张鑫孙立群赵枫付鹏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江汉平原环境地质学
EVS——环境与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可视化系统
本文论述了环境与地球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视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一个新的三维可视化软件——EVS(Environmental Visualization System)环境可视化系统,通过一个矿井排水实例分析了EVS软...
孙立群陈刚郭琳罗美芳
关键词:EVS环境学地球科学可视化
文献传递
资水尾闾地下水Sb含量分布及来源被引量:2
2023年
为查明资水尾闾第四系盆地地下水Sb含量特征,通过采集资水干流及尾闾地表水和不同类型地下水样品,运用水化学和δ2 H、δ^(18)O同位素与Sb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对地下水中Sb的含量及来源进行了研究.非汛期时,资水干流属于C类(>5μg/L),志溪河为B类(1~5μg/L),其余地表水系为A类(<1μg/L),汛期时地表水系均属B类;A类孔隙潜水主要位于丘陵、岗地区资水两岸和部分平原滨湖地区,B类区域主要位于泉交河附近岗地区和大部分平原地区;部分孔隙承压水及受构造断裂影响的裂隙水为B类.含Sb矿物的溶解是孔隙承压水和裂隙水Sb的来源;地表水补给和灌溉水入渗导致潜水含水层Sb含量升高.
付鹏宇梁杏常致凯张鑫孙立群曹明达张志鑫张洁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
TOPMODEL模型中的DEM尺度效应被引量:26
2008年
TOPMODEL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半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它以地形为基础的特点使得DEM的空间分辨率成为影响模型模拟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参数。不同分辨率的DEM将计算出不同的地形指数In(α/tanβ)分布,其作为TOPMODEL的地形参数直接影响着模型的模拟结果。以10m分辨率的DEM为原始数据,生成10—1000m等17种分辨率的DEM,使用地形信息熵的概念,比较不同分辨率的DEM对地形信息提取的影响。假设TOPMODEL在10m分辨率的DEM计算的流量过程线为观测值,对比了不同分辨率的DEM对流量过程线和N8sh效率系数产生的变化。对于所研究的流域,150m分辨率是建立TOPMODEL模型的最佳值,300m分辨率是保证模型结果有效的基本要求。使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TOPMODEL中参数对DEM分辨率的敏感性,指出在模型的5个参数中,只有饱和导水系数T0对DEM分辨率敏感。
孙立群胡成陈刚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TOPMODE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