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移动新媒体矩阵“两会”报道特点及启示--以《人民日报》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移动新媒体时代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人民日报》(海外版)对2018年"两会"的报道与传播对塑造我国国际形象是一个契机。本文以其移动新媒体矩阵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了重大事件对外传播的特点和启示。
- 覃晴王一帆
- 关键词:移动新媒体两会《人民日报》
-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网络剧中的创意中插广告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提升用户黏度,各大视频平台纷纷推出自制网络剧,为广告提供了一个新的投放平台。网络剧中常见的是创意中插广告,新颖的广告形式因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而广受好评,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抵触感。本文将分析"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创意中插广告中是如何体现的。
- 王一帆
- 在地方艺术院校设立重唱课的必要性与设想
- 2014年
- 重唱教学在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演唱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培养协同合作的意识。作为以培养艺术人才为办学宗旨的地方艺术院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重唱教学纳入其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之中。通过对国内重唱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要性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关于设置重唱课程的设想,希望能够引起地方艺术院校的足够重视,以推动声乐教学向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 王一帆
- 关键词:重唱社会需求
- 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形象的传播路径——以广西“三月三”歌圩节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随着受众需求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认知度较低、受众减少、对外传播效率低等问题,而新媒体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族文化闭塞传播的窘境。"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庆,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三月三"的影响力,营造了浓厚的"三月三"传统节庆的氛围。本文旨在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从传播内容、媒介特性、传播效果等方面探究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激发了受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力,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形象,使广西少数民族形象在区域内外得到重新认识和有效传播。
- 王一帆
-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
- 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稿研究 ——基于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
-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稿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借助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影响力逐渐扩散,成为了“网络爆款”,新媒体环境下特稿所呈现出的新的发展体现出了对新闻实践的新的探...
- 王一帆
- 关键词:新媒体特稿话语分析新闻实践
- 口语传播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对中央广播电视台台长专访普京的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2018年5月31日,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峰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的专访。此次专访意义重大,获得了两国媒体以及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旨在从口语传播的角度对专访进行分析,探究在国际传播中更好地运用专访的方法。
- 王一帆
- 关键词:口语传播人际传播非语言传播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