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燕
- 作品数:2 被引量:70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处置模式在门诊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门诊精神分裂症(SCH)恢复期患者经药物处置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就诊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160例S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各8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药物处置模式干预,2组均持续干预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精神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及服药依从性的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精神症状阴性、阳性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处置模式可改善门诊SCH恢复期患者精神症状,优化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卢白莉王娟陶辉兰燕吴莉红
- 关键词:门诊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精神科护理
- 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3
- 2017年
-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诊治的1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齐拉西酮和氯氮平组合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齐拉西酮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组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实行检测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根据副反应表系统(TESS)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BPRS评分在第1周、2周、4周和8周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ESS评分第8周中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药物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相结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 徐杨王惠玲兰燕
- 关键词:齐拉西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