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支瑞荣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遥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遥感
  • 3篇遥感调查
  • 3篇遥感技术
  • 2篇地质
  • 2篇遥感监测
  • 2篇冰川
  • 2篇冰川编目
  • 1篇低丘
  • 1篇低丘缓坡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地质灾害
  • 1篇信息平台
  • 1篇岩石
  • 1篇岩石风化
  • 1篇遥感解译
  • 1篇遥感数据
  • 1篇一号卫星
  • 1篇整治
  • 1篇整治项目

机构

  • 7篇河北省遥感中...
  • 6篇河北省地矿局
  • 2篇四川省地质调...
  • 2篇湖南省遥感中...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作者

  • 10篇支瑞荣
  • 2篇韩磊
  • 2篇黄树春
  • 2篇李战
  • 1篇安国英
  • 1篇童立强
  • 1篇马泽斌
  • 1篇郭兆成
  • 1篇李彬
  • 1篇谷延群
  • 1篇葛超英
  • 1篇赵延华
  • 1篇徐雯佳

传媒

  • 6篇河北遥感
  • 2篇现代地质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1999—2015年期间动态变化遥感调查被引量:6
2019年
根据完成的青藏地区基于1999年ETM、2014/2015年GF-1/OLI两期遥感调查的冰川编目数据,对1999-2015年期间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999-2015年间,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冰川普遍退缩,冰川数量减少了85条,面积减少了42.00 km^2,冰储量减少了2.385 km^3,分别占其减少变化率的1.53%、0.67%和0.50%。沿山脉由东向西冰川变化不一,其中东段的冰川数量减少多,西段的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减少多,并且东段的数量减少变化率远大于西段,西段的面积、冰储量减少变化率大于东段,中段的冰川相对稳定。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冰川在北、北东和东等方向上发生退缩,且减少量依次减少,其中东向的数量减少变化率最大,北东向的面积减少变化率最大,而北向的减少变化率最小。冰川在不同坡度退缩程度不一,在坡度10°~15°范围冰川面积退缩最多、变化率最大,在坡度30°~35°范围数量减少最多、变化率最大。冰川在高程5 500~6 000 m区间数量和面积退缩量最多,其次是在高程5 000~5 500 m区间;在高程3 500~4 000 m区间的退缩变化率最大,而在高程6 000~6 500 m区间的退缩变化率最小。不同流域中冰川变化差异较大,在雅鲁藏布江流域(5O2)冰川数量和面积减少最多,其次是朗钦藏布等流域(5Q2)和朋曲等流域(5O1),而扎日南木措流域(5Z3)的冰川减少量最小,但是变化率最大。总之,小冰川的大规模退缩或者消失,较大冰川也普遍退缩,是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变化的特点。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退缩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根据多年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析,自1961年以来,该地区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年降水量有增有减,但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是导致冰川消融原因之一。
安国英韩磊涂杰楠支瑞荣黄树春童立强
关键词:冰川变化冰川编目遥感调查
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矿山地质灾害动态识别监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矿山地质灾害动态识别监测设备,其结构包括连杆、圆盘、监视器、转台、控制器、支盘,连杆连接在控制器和支盘之间,控制器上设有圆盘,圆盘通过转台与监视器间接配合,圆盘包括弹囊、伸缩杆、助力体、...
赵延华支瑞荣马泽斌刘猛刘德卫
文献传递
高分一号卫星在临城地区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
高分一号卫星于2013年4月26日成功发射,该星搭载2台高分辨率相机和4台中分辨率相机,可同时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该星在矿产资源开发调查与监测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本文以河北临城地区为例,采用高分一号卫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调查与监测应用分析,从数据质量、制图精度、矿产资源开发有关地质矿产要素信息的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为后续GF-1星更好地服务矿山执法业务奠定基础。
李战支瑞荣李彬谷延群
关键词:遥感
基于遥感技术的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应用遥感技术对工程地质调查,采用解译卫星遥感图像与野外GPS定位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能快速准确查明构造、岩性及岩石风化特征,为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安全等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支瑞荣刘德卫
关键词:遥感工程地质条件
低丘缓坡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探讨
2015年
随着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日益扩张,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矛盾倍显突出,用地模式和新增建设用地的方向亟待调整,针对山区县市耕地资源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对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已是大势所趋,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必将成为经济建设发展和耕地保护矛盾之间的缓冲带,也必将成为日后大规模建设用地开辟的新领域、新思路。
支瑞荣
关键词:低丘缓坡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在监测矿山覆被变化及复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矿山的开发和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历来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是在矿山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在矿山开发中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后,对比了国内外对此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并就矿山开发后的恢复和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山的开发和环境的治理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是当前行之有效的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为今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和思路。
支瑞荣
关键词:遥感监测土地复垦生态建设
坡度在岩石风化层解译中的应用
2015年
摘要:地面坡度是决定地表物质与能量再分配的关键地形因子,在国民经济与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地质调查中,关于风化层的遥感解译技术并不成熟,但是,以遥感手段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调查项目对于风化层的调查精度要求日益提高。在研究过程中对风化层的解译重点考虑了影响岩石风化的重点因子,研究发现坡度信息对风化层厚度判别解译指示作用明显,经此应用示范以便以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方法研究。关键词:遥感;坡度;
支瑞荣李战刘德卫
关键词:遥感解译岩石风化风化层地形因子
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遥感复核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2014年
本文介绍了河北省土地项目遥感复核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功能实现,重点探讨了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本平台建设对提升土地管理科技含量具有参考性意见。
葛超英徐雯佳支瑞荣
关键词:遥感监测信息平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类型与方法探讨
2007年
研究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目的,提出了其类型划分。以实施结果评价类型为主,设计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模型。研究结果:①规划实施评价人们更关心规划的执行效果和规划实施效益。②在农业区规划执行总体情况较好,在城市扩展区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较差。⑤规划实施有效性和规划实施手段上需要加强。④规划的社会认知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等特点,不仅可以计算不同地区的实施情况,而且可以计算区域总体实施情况。从计算结果还可以分析实施中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完善规划修编及其管理提供直接的参考。
支瑞荣
关键词:土地利用技术方法
基于GF-1光谱数据的青藏地区冰川资源现状遥感调查被引量:5
2018年
以2014—2015年的GF-1为主、少量OLI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二次中国冰川目录等文献资料,修编完成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省区的现代冰川编目,查明青藏两省区目前共有冰川24 796条,总面积约2.624×10~4km^2,约占青藏两省区区域面积的1.37%,冰川储量为2.027×1~03~2.121×10~3km^3。调查区冰川数量以面积<1.0 km^2、冰川面积介于1.0~10.0 km^2之间的冰川为主,其中面积<1.0 km^2的冰川有19 983条,占总数量的80.59%,面积介于1.0~10.0km^2之间的冰川面积为11 962.40 km^2,占总面积的45.59%;面积最大的中锋冰川的面积达237.37 km^2。调查区内的山系(高原)均有冰川分布,念青唐古拉山冰川数量最多,其次是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这3座山系冰川数量占调查区内冰川总数量的63.33%;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的冰川面积和冰储量位列前3位,其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总数的68.09%和73.44%;然而昆仑山和羌塘高原的单条冰川的平均面积大于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平均面积。从冰川海拔分布来看,海拔5 000~6 500 m之间是冰川集中发育区域,约占调查区冰川数量和冰川总面积的85%以上。调查区的冰川在各流域的分布差异显著,恒河流域是冰川分布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级外流区,其数量占冰川总量的47%以上,面积占总面积的52%以上;青藏高原内陆流域的冰川数量、面积次之,其冰川数量占总数量的21%,面积占总面积的24%以上,并且内流区单条冰川的平均面积略大于外流区的平均面积。总体上,西藏的冰川数量、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西藏和青海两省区的84.92%、84.92%、86.68%,单条冰川的平均面积两省区相近。
安国英韩磊黄树春谷延群支瑞荣郭兆成童立强
关键词:冰川资源冰川分布遥感冰川编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