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大松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树种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2篇景观指数
  • 2篇FRAGST...
  • 1篇大熊猫
  • 1篇大熊猫栖息地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百合
  • 1篇直管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三维绿量
  • 1篇树种选择

机构

  • 9篇四川省林业科...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元市林业和...

作者

  • 9篇周大松
  • 5篇王新
  • 4篇陈俊华
  • 3篇唐明坤
  • 3篇慕长龙
  • 3篇郑绍伟
  • 3篇黎燕琼
  • 2篇许戈
  • 1篇胡进耀
  • 1篇谢天资
  • 1篇原作强
  • 1篇肖银波
  • 1篇蒋宇
  • 1篇李宇奇
  • 1篇赵润
  • 1篇别鹏飞
  • 1篇隆世良
  • 1篇冯涌

传媒

  • 7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野生百合资源分布与繁殖力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四川百合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的采集是百合保护利用的基础。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进行了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并相继展开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人工繁育等方面研究。该区内共发现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川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和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 Franch.)3种百合。其中岷江百合多生长于山坡灌丛下、向阳草坡或沟边、崖壁及岩石缝隙中,伴生植物多以豆科和蔷薇科居多;而川百合和宝兴百合多生长于林缘及高山灌丛、草丛间,伴生植物以蔷薇科、菊科植物居多。本文收集了3种百合的鳞茎和种子等种质资源,同时采取迁地保存鳞茎和低温保存种子的方式进行种质资源保存,并随之展开百合人工栽培繁殖试验,结果显示,百合最优的繁殖方式是鳞茎繁殖,其次是种子繁殖,再次是珠芽繁殖。
隆世良蒋宇郑绍伟周大松黎燕琼
关键词:种质资源伴生植物繁殖力
带状改造对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对川中丘陵区35 a~40 a生、天然更新差的柏木纯林进行了不同宽度的带状采伐实验,目的是研究不同采伐带宽对柏木林下灌草物种多样性以及柏木生长量的影响。分别于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调查了保留带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柏木年均生长量。数据分析显示,不同采伐带对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林分生长量均产生了不同影响,随年份的增加8 m、10 m保留带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指数逐渐高于其他带宽,且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于灌木物种多样性呈逐渐降低趋势;保留柏木年均株高、年均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对照(P<0.05),其中8 m、10 m带最高。据以上结果,就本实验的5种处理而言,对于改良低效柏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适宜的采伐带宽度应为8 m和10 m。
别鹏飞斯顺江周大松周大松赵润陈俊华
关键词:林分生长植物多样性
利用形态因子建立城市森林主要乔木树种三维绿量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结合卫星图片,通过抽样调查法,调查获取成都市中心城区主要城市绿化树种的物种及其树高、胸径和冠幅等形态指标,并通过回归模型建立形态指标与三维绿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森林主要绿化树种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形态指标的数量结构总体呈正态分布格局,并以树高5 m^15 m、胸径10 cm^30 cm、冠幅3 m^9 m上的绿化树种数量最多,分别达到49.41%~95.61%,53.77%~89.04%和64.36%~64.04%,表明成都市城市森林主要绿化树种具有径阶结构稳定性。2)树种的单株三维绿量与其树高、胸径和冠幅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并以冠幅与单株三维绿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布在0.801~0.909;3)根据主要绿化树总的株高、冠幅和胸径的逐步回归建立回归模型,分别建立的以冠幅为自变量和冠幅与树高共同为自变量的两种模型,其模型R^2值均在0.70以上。
郑绍伟李隽黎燕琼慕长龙陈俊华周大松谢天资李宇奇罗奕爽
关键词:乔木三维绿量
成渝地区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筛选适宜成渝地区的优良造林树种,为本区域城市森林造林提供树种参考依据.【方法】以成渝地区的乡土树种作为研究对象,将生态学特性、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经济价值作为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初步拟定82个树种,选取形态特性、生长速度、土壤适宜性、滞尘能力、降温效果、叶形叶色、造林成本等17个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成渝地区的城市森林树种进行评价筛选.【结论】香樟、银木、银杏、栾树、桂花、香椿、木芙蓉等17个树种可作为成渝地区城镇森林营建的骨干树种;羊蹄甲、龙爪槐、峨眉含笑、深山含笑、杜英等36个树种可作为主要配置树种;紫叶李、旱柳、柳杉、柏木、侧柏、重阳木、日本五针松、水杉等29个树种可作为补充配置树种.
陈俊华黎燕琼郑绍伟谢天姿周大松慕长龙
关键词:树种选择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
四川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格局特征及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以近年林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四川境内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范围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作为大熊猫活动痕迹点分布最多的景观类型,针叶林和阔叶林表现出破碎度最低、斑块形状最复杂、斑块聚集度和连通性高、稳定性强的特征,表明目前研究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良好、自然度高;(2)人工经济林、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面积占5%,这些景观类型的人类活动强度大,零散分布于整个研究区,给大熊猫栖息地带来持续干扰;(3)随着平均海拔降低、干扰强度升高,研究区景观格局由北向南表现出破碎度、混合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升高,景观质量和功能下降的趋势。本文提出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改造人工经济林、控制大熊猫栖息地内建设用地规模和转变原住民生产生活方式等保护管理措施,以逐步恢复提升大熊猫栖息地质量。
唐明坤许戈冯涌刘亮周大松陈治兴杨静王恋王新
关键词: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指数地理信息系统FRAGSTATS
剑阁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特征及保护利用被引量:8
2021年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与人类生活的美好需求和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以普查、重点调查、访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省剑阁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开展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共计47种(66个(份)),隶属于28科36属。乔木36种,占76.60%;灌木9种,占19.15%;木质藤本2种,占4.25%。(2)从垂直分布来看,剑阁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800~1600m之间的低山至中低中山区,占全部种类的62.12%。其中海拔1000~1500m的低中山区分布有23种野生林木种质,为第一大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分布区。(3)从水平分布来看,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至北部区域,占全部野生林木种质的69.70%。西南部的一些乡镇几乎没有野生林木种质分布。同时针对剑阁县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王翠兰肖银波杨双昱周大松王新陈俊华
关键词:种质资源木本植物
基于MODIS-NDVI的乐安湿地植被覆盖动态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乐安湿地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凉山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高原湿地在海拔2 500 m^3 000 m典型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是反映湿地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生态学参数,在评估和监测湿地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1-2015年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应用像元二分法估算了布托乐安湿地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了乐安湿地保护区内植被覆盖度变化,旨在为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乐安湿地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状况良好,中度及其以上等级植被覆盖区占研究区比重较大,超过50%;5年间,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稳定状态,但是不同等级,不同时段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不同;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现以万吨山、四棵乡一线向两侧降低的总体趋势。与海拔3 500 m左右的若尔盖湿地相比,乐安湿地植被覆盖度分布主要受地形、水热条件限制,以及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
毛英原作强高清明胡进耀胡连通王新周大松
关键词:NDVI植被覆盖度
公园城市建设初期景观格局变化及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公园城市建设初期2012年和2019年两时段景观分布图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开展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天府新区景观组成现状以农业用地为主,林草地和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密切联系,是景观中的重要功能斑块,林草地和湿地斑块邻近度低、连通性差、破碎度较高;(2)2012−2019年间,城镇用地、交通用地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草地和湿地面积均增加,仅有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城镇和交通用地功能性连接增强,交通用地聚集度明显升高,农业用地的邻近度降低、分离度和破碎度升高;(3)在景观水平上研究区近7年呈现出景观组分分离度和混合程度增加,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升高的变化特征。针对研究区公园城市建设初期景观格局的上述变化特点提出构建两条平行植被景观带、强化湿地网络、平衡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面积、提升交通用地生态功能等保护措施。
唐明坤何志强段应波刘币吕帅彭丽蓉王新王疆评周大松许戈
关键词:景观指数地理信息系统FRAGSTATS
基于公众偏好的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模式探讨
2021年
在我国,森林康养基地属于近些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其建设和发展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通过公众森林康养认知分析,运用偏好理论及偏好叠加分析法对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发展森林康养还需提高公众知晓度,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应选择公众偏好度高的发展模式。从公众偏好角度对森林康养基地适合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四川省乃至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刘亮王新唐明坤周大松杨静
关键词:公众认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