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莹莹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象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短时强降水
  • 1篇强降水
  • 1篇降水
  • 1篇冰雹

机构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作者

  • 1篇吴迎旭
  • 1篇周一
  • 1篇张慧君
  • 1篇孟莹莹
  • 1篇周奕含

传媒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非典型天气系统下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FY-2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及NECP的1°×1°再分析资料对黑龙江省的2006—2014年冰雹和2008—2014年的强降水在非典型性天气系统下表现出的局地要素特征以及卫星和雷达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低层强暖空气为对流发生提供了热力不稳定;700 h Pa湿区配合500 h Pa干区使得冰雹具备了对流不稳定性,700 h Pa湿区与低层弱水汽辐合能够为强降水的产生获得有利的水汽垂直分布;最终在地面辐合的触发下产生对流;冰雹有较高的0℃层高度和较低的气压;冰雹和强降水有利的地形高度和对流有效位能分别为200~500 m、100~200 m和200~600 J/kg、400 J/kg以上。它们在卫星云图和雷达上的表现往往比较孤立,移动较快,超过75%的云团都是小云块直接或间接产生,产生的时间与形状和面积突变时一致,产生的位置与合并处相同,伴有大的云团时,低层水汽辐合会明显。雷达回波上很难探测到特征回波,强降水多由原地生消或列车效应产生,一般在降水前1 h左右会出现小对流泡。
吴迎旭张慧君周一孟莹莹周奕含
关键词:冰雹强降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