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多目标规划
  • 2篇生产型
  • 2篇剃齿
  • 2篇位分配
  • 2篇货位
  • 2篇货位分配
  • 2篇货位优化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变形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 1篇特性分析
  • 1篇剃齿刀
  • 1篇剃齿加工
  • 1篇承载接触分析
  • 1篇齿刀
  • 1篇齿加工
  • 1篇齿面

机构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陕西法士特齿...
  • 1篇浙江省农业机...

作者

  • 4篇蔡安江
  • 4篇张华
  • 2篇刘磊
  • 2篇李玲
  • 2篇邢丽娟
  • 1篇李丽霞
  • 1篇任志刚
  • 1篇杨选文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剃齿啮合的接触特性分析及中凹误差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探索剃齿过程中接触特性对齿形中凹误差的影响规律,对研究中凹误差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弹塑性理论和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技术(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LTCA),构建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载荷条件下剃齿啮合接触特性,阐述了中凹误差形成机理。应用有限元法明确了不同载荷条件下的齿面接触应力及齿廓弹塑性变形区域的划分,并与剃齿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齿廓上塑性变形区域随非线性增大;齿根部位较之齿顶所受的应力和变形量更大,峰值出现在节圆附近的中部位置,该区域最易出现塑性变形,同时随着剃齿低周啮合,塑性变形量不断累积,齿形误差复映,最终会在齿廓上出现明显的中凹误差现象;有限元仿真的接触应力和弹塑性区域划分结果可靠,试验验证理论分析及研究结论正确。
蔡安江刘磊李玲张华杨选文郑涛
关键词:剃齿弹塑性变形有限元法
工业生产型立体仓库货位分配及优化被引量:8
2015年
以工业生产型立体仓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出入库口多、存储货物重量差异大和出入库频率高等问题进行研究。在常规的存储策略基础上,制定了多目标优化的分区存储策略,根据"上轻下重"、"上低温,下高温"和"COI分配规则"提出了以出入库频率、货物重量差异和货物温度差异等为规则的存储原则。建立了运用该策略进行货物货位优化的数学模型,结合Pareto最优解的概念对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确定了货物的货位分配。通过在某企业立体仓库的应用表明:该存储策略有效解决了货物存储时的条件冲突问题,完成了货位优化分配,实现了立体仓库的节能及高效运行。
蔡安江邢丽娟张华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货位优化
非等边剃齿刀的齿形设计
2018年
剃齿过程中,啮合周期在节圆附近出现单点接触即三点啮合区域,是导致剃齿齿形中凹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负变位剃齿和平衡剃齿的原理,对负变位剃齿刀进行非等边齿形设计,通过减小副工作面的最大曲率半径,使主、副工作面同时啮入,实现平衡剃齿,有效地消除了节圆附近三点啮合区域,改善了该区域轮齿间啮合力不均匀的情况。以传动误差曲线幅值作为量纲,将非等边剃齿刀与负变位剃齿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等边剃齿刀能够优化负变位剃齿的不足以及平衡剃齿条件难以实现的缺点,使剃齿啮合过程轮齿间啮合力趋于平稳,实现平衡剃齿,降低传动误差幅值,为消除剃齿中凹误差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蔡安江张华李玲刘磊李丽霞
关键词:剃齿加工传动误差
工业生产型立体仓库货位分配及优化
以工业生产型立体仓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出入库路径多、存储货物重量差异大和出入库频率高等特点展开研究。在常规的存储策略基础上,制定了多目标优化的分区存储策略,提出了以出入库频率、货物重量差异等为规则的存储原则。建立了运用该...
蔡安江邢丽娟张华任志刚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货位优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