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月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灸
  • 1篇低年资
  • 1篇低年资护士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疏导
  • 1篇学说
  • 1篇眼针
  • 1篇眼症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 1篇孕激素
  • 1篇早期妊娠
  • 1篇针刺
  • 1篇针刺伤
  • 1篇针灸疗法
  • 1篇针具
  • 1篇妊娠
  • 1篇施护
  • 1篇视疲劳
  • 1篇年资

机构

  • 5篇辽宁省中医研...

作者

  • 5篇张月
  • 2篇赵磊
  • 2篇左韬
  • 1篇张祝强
  • 1篇李育英
  • 1篇石玲
  • 1篇杨丽

传媒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年资护士针具刺伤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开展针灸科室的低年资护士进行近1年内针灸针刺伤现状调查分析,了解其暴露因素,并研究防护对策。方法通过对我市3所中医院不同科室的472名低年资针灸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统计相关资料,并研究相关性因素及相应防护措施。结果低年资护士不同工作年限、学历、科室与发生针灸针刺伤相关性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伤的发生与采取防护措施态度、定期参加培训态度、拔针前告知患者勿动行为、拔针操作急躁紧张、整理针具废物带手套行为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沟通访谈发现针对引起针刺伤的原因主要为工作繁忙,操作不规范、不熟练,护士过度疲劳或紧张,患者不配合、躁动等因素。结论工作年限、学历、科室是低年资护士发生针灸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年龄是非相关因素。针刺伤是否上报与不同发生过程无相关性。针刺伤的发生与采取防护措施及定期参加培训态度有相关性;与接种肝炎疫苗及针刺伤上报态度无相关性。针刺伤的发生与用过针具及时放入锐器盒无相关性;与拔针前告知患者勿动、拔针操作急躁紧张、整理针具废物带手套有相关性。
张月赵磊
关键词:针灸针刺伤护士
雷火灸治疗重度VDT视疲劳疗效观察
将90例重度视频显示终端(VDT)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雷火灸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予以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雷火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眼区雷火灸,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眼周近端配合远端...
左韬赵磊张祝强张月
关键词:雷火灸VDT视疲劳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86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本研究采取持续护理方式,周期为2个月。对2组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非接触首发泪破裂时间(NIKf-BUT)、非接触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Kav-BUT)、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表面不对称指数(SAI)水平,以及干眼相关生活质量(CDERQOL)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NIKf-BUT、NIKav-BUT、SRI、SAI水平、CDERQOL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改善率分别为65.12%和90.7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对改善其相关指标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月左韬李育英杨丽
关键词:干眼症中西医结合护理辨证施护
关于孕激素药物用于早期妊娠防止流产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孕激素作为保胎的得力助手,深受广大医师和患者的认可,但是不同的孕激素因其结构式的改变存在不同的影响。目前市面上较为常用的孕激素主要分为天然孕激素以及合成孕激素。而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用于早期妊娠防止习惯性流产以及先兆流产的常用孕激素药品的上市情况、安全性用药等进行相关研究分析,并结合用药情况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发现:黄体酮作为天然孕激素,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石玲张月
关键词:黄体酮孕激素妊娠流产
基于心理疏导护理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基于心理疏导护理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相应心理疏导护理,对照组45例,给予针刺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的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P<0.05)。2组在治疗后4、8周HAMD量表积分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理疏导护理的针刺疗法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脑卒中后的抑郁状态。
张月
关键词:针灸疗法心理疏导脑卒中后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