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荟 作品数:8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丹酚酸A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目的:丹酚酸A(SalA)是丹参的水溶性主要成分,本研究探讨SalA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利用HO建立ARPE-19细胞的氧化损... 杨红 张荟 蒋沁 姚进关键词: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信号通路 丹酚酸 文献传递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选择性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选择性光凝治疗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合并黄斑水肿(ME)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CRVO合并M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选择性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选择性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眼内压(IOP),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BCVA均明显提高,CMT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BCVA和CMT变化更为显著(P<0.05)。术后两组IOP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选择性光凝治疗能提高CRVO合并ME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史煜 许译丹 张荟 刘媛 陈力迅 陈春生关键词:黄斑水肿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以患者入院顺序为依据,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玻璃体切除术,于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对比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值(CMT)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BCV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5,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CVA(0.224±0.732)与对照组(0.181±0.594)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7,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BCVA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3、5.08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5,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眼压分别为(17.23±7.01)、(14.35±3.52)mmHg,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1、5.414,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CMT(224±32)μm低于对照组的(241±4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9,P<0.05)。结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术,通过曲安奈德注射在患者玻璃体内的辅助作用,达到了理想的诊治效果,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但其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张荟 刘洋关键词:糖尿病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水肿 血红素加氧酶-1与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及视网膜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2014年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体内最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酶之一。它可以催化血红素分解为一氧化碳、铁离子和胆绿素,HO-1及其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等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诱导HO-1表达上调可以保护角膜、小梁网、晶状体及视网膜等眼部组织免受氧化损伤,成为治疗相关眼科疾病的潜在靶点。本文就HO-1在眼科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荟 蒋沁 姚进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 角膜病 青光眼 白内障 视网膜病 细胞保护 FS-LASIK和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前后的角膜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2年4~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52例(101只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FS-LASIK组和SMILE组,其中FS-LASIK组23例(44只眼)和SMILE组29例(57只眼)。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d、1周、6个月的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ST)测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角膜生物力学都发生了且相似的变化趋势,第一压平时间(A_(r1))、中央角膜厚度(CCT)、最大压陷曲率半径(HC-radius)、眼压(IOP)均降低(均P<0.05),第二压平时间(A_(r2))、第二压平速度(V_(out))最大压陷幅度(DA)均增加(均P<0.05),第一压平速度(V.)降低(P<0.05)后恢复术前状态。高度近视组术后6个月时,A_(T1)、CCT、IOP变比中度近视组明显。术后1d,中度近视患者中FS-LASIK组和SMILE组的患者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SMILE组的CCT小于FS-LASIK组(P<0.05),DA值大于FS-LASIK组(P<0.05)。术后6个月,SMILE组的CCT、A_(T1)、HC-radius和IOP明显小于FS-LASIK组(均P<0.05),DA值大于FS-LASIK组(P<0.05)。在高度近视组中,两组在术后1d和术后1周测量的生物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SMILE组的HC-radius和IOP小于FS-LASIK组(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都能在术后达到较为稳定的角膜生物力学状态,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SMILE手术设计相较于FS-LASIK需切削更多角膜基质。从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来说,中度近视的患者可以优选FS-LASIK手术,高度近视的患者两种术式无明显优劣。 曹雪倩 王林农 王晶 马君鑫 张荟眼视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眼视光服务需求的增长,我国眼视光学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其专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相关问题也成为医学教育研究的新热点。在眼视光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中,实习是衔接理论学习及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发展能力至关重要。总结既往实习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和教训,促进眼视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实习机构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眼视光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培养与时俱进的眼视光专业人才。 马君鑫 刘洋 张荟 曹雪倩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2019年我院眼科收治的老年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病人120例(120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23G玻璃体切除术(60例60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60例6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7、30、90 d对2组病人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检查。结果2组病人术前泪液分泌值、CFS评分及BU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病人术后7、30 d BUT缩短(P<0.05),术后7 d CFS评分及泪液分泌增加(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2组泪液分泌值、CFS评分及BU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在术后7 d短期内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大于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90 d相关指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 张荟 陈力迅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玻璃体切除术 泪膜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