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走进与走出:对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第三次论战的方法论反思
- 2010年
- 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第三次论战主要是围绕心理分析方法,即从微观方面勾画毛泽东思想肖像而展开的"争论"。唯物史观只是提供了从总体上把握毛泽东的方法,只是构建了毛泽东的"整体骨架"。用心理分析方法"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是对唯物史观的有效补充。但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到心理分析方法固有的弊端,否则只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解释。在尝试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学会走出。
- 沈楠张明
- 关键词:毛泽东心理分析方法论
- 关于技术化生存风险及其规避方式的思考
- 2011年
- 进入后工业社会,技术化生存方式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然而,源于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化生存也表现出潜在的风险性。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出发,对技术化生存的风险展开进一步解析,可以发现,规避技术化生存风险的关键因素在于主体自身。在技术的研发和运用过程中,应充分发展技术生存的伦理需求和科技的社会性道德法则,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生态文明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新理念。
- 沈楠
- 关键词:技术化生存
- 近年来“毛泽东精神”研究的进展与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近年来关于"毛泽东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毛泽东精神的意义所在,即毛泽东精神是区别于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二是毛泽东精神的主要理论内涵,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三是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总体上而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加强对毛泽东精神的研究必须正确处理如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毛泽东精神的科学定位问题、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毛泽东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关系问题。
- 沈楠
- “‘从漫画向原型’回归”——望月清司眼中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被引量:1
- 2010年
- 望月清司把以往被马克思主义"教义体系"遗忘的"市民社会"这样一个"消失了的概念"从历史的尘埃之中提取出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认为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历史观的关键,也是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钥匙。在望月看来,历史不仅是对过去事件的回顾,而且是对未来的展望,是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望月立足于市民社会基础之上,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内在批判性分析,不仅回答了市民社会的产生即"过去",也正确解读了市民社会的内在本质特征即"现在",更对市民社会的"未来"作出了科学的预测。望月的任务是消解"教义体系"为马克思所作的漫画像,重构马克思思想的整体像。
- 张明沈楠
- 关键词:市民社会历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