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梁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微生态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微生态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儿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治愈出院的40例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予以光疗加微生态疗法(口服益生菌)、充分喂养;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光疗为主)。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平均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3.50±1.24)d,对照组(5.50±1.34)d,P<0.01;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4.50±1.43)d,对照组(7.20±1.45)d,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态疗法(口服益生菌)、充分喂养能有效促进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黄疸消退。
- 张文贵张凡艳陆国梁方国秀
-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核黄疸肠肝循环微生态疗法
- 小儿休克6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儿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方法对该院儿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休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休克代偿期组35例和休克失代偿期组25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休克代偿期组治疗有效30例(痊愈25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休克失代偿期组治疗有效(好转)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9,P<0.05)。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能有效改善休克患儿预后。
- 张文贵张赟陆国梁方国秀
- 关键词:休克有效循环血量微循环障碍复苏术多器官功能衰竭酸中毒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规范管理前后的临床转归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加强产科母婴同室健康新生儿黄疸规范管理对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转归的影响,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对新生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0年6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并在同院产科分娩的1 92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以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者为对照组(未对产科出生新生儿进行规范黄疸监测),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者为管理组(新生儿科医生每日对产科病房所有健康新生儿进行规范黄疸监测管理并指导新生儿喂养)。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讨论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入院时日龄、黄疸出现时间、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值,管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强新生儿喂养指导后混合喂养率由管理前的26.0%提升至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随母亲从产科出院后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再次入院治疗率由规范管理前的47.7%降至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由规范管理前的22.0%降至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中日龄[OR=1.070,95%CI(1.016~1.128),P=0.010]及黄疸出现时间[OR=1.372,95%CI(1.127~1.669),P=0.002]是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喂养方式及新生儿溶血病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规范管理后,日龄仍是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1.241,95%CI(1.156~1.333),P<0.01],但黄疸出现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喂养方式(OR=0.750,95%CI(0.591~0.952),P=0.018]及早期发现溶血症并积极干预[OR=0.429,95%CI(0.237~0.777),P=0.005]是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健康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规范管理监测黄疸能有效降低再入院率及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出院后转入社区应由全科医生继续新生儿保健工作,以利尽早发现需要治疗的高胆红�
- 陆国梁陆国梁朱晓萍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