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公益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路PSO治疗胸腰段陈旧性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次全椎体截骨术(PSO)治疗胸腰椎陈旧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路PSO治疗12例胸腰椎陈旧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使用过屈过伸位X线片和CT扫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发生死亡、大血管损伤和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1例获随访,该11例在术后12个月均达骨性融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其胸腰段局部后凸Cobb角(12.6±2.5)度,VAS及JOA评分分别为(3.9±1.2)、(4.3±1.4)分,均比术前改善(P均<0.001)。结论后路PSO治疗胸腰段陈旧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黄爱军靳松林昆
- 关键词:胸腰段骨质疏松陈旧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
- 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因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内固定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组(钢板组)和交锁髓内钉固定组(髓内钉组),每组45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4.0±10.1)min,骨折愈合时间(29.5±7.6)周;钢板组手术时间(68.0±12.1)min,骨折愈合时间(31.6±10.3)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优良率[95.6%(43/45)]及并发症发生率^([13.3%(6/45)]与髓内钉组[分别为93.3%(42/45)、6.7%(3/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及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在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
- 李中檀马树强张宏波黄爱军林昆王一民
- 关键词:骨折胫骨腓骨交锁髓内钉
- H_2O_2下调miR-21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H_2O_2诱导的miR-21下调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MC3T3-E1细胞系,培养传至第7代进行实验。取MC3T3-E1细胞,以不同浓度H_2O_2(0、40、80、160、320μmol/L)培养,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表达、MTS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H_2O_2最合适实验浓度。取MC3T3-E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H_2O_2组(B组)、成骨诱导组(C组)、H_2O_2+成骨诱导组(D组),对应培养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表达以及成骨标志基因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a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外钙基质沉积情况,分析H_2O_2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然后再取MC3T3-E1细胞,分为H_2O_2组(A1组)、H_2O_2+成骨诱导组(B1组)、H_2O_2+ miR-21抑制剂+成骨诱导组(C1组)、H_2O_2+ miR-21抑制剂阴性对照+成骨诱导组(D1组);以及H_2O_2组(A2组)、H_2O_2+成骨诱导组(B2组)、H_2O_2+ siRNA-PTEN阴性对照+成骨诱导组(C2组)、H_2O_2+siRNA-PTEN+成骨诱导组(D2组);对应培养后检测成骨标志基因(Runx2、OPN、Col1a1)表达以及细胞外钙基质沉积情况,分析下调miR-21或沉默PTEN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及MTS法结果,选择160μmol/L H_2O_2进行实验。第1、2周B组miR-21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P<0.05),D组低于C组(P<0.05);第2周C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A、D组(P<0.05);第1、2周D组Runx2、OPN及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组(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D组钙基质沉积少于C组。C1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D1组(P<0.05);第1、2周B1、D1组Runx2、OPN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1组(P<0.05),第2周B1、D1组Col1a1 mRNA均高于C1组(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C1组钙基质沉积少于B1、D1组。第1周D2组OPN、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B2、C2组(P<0.05),第3周茜素红染色显示D2
- 彭建强黄年盛黄胜李亮平凌泽民靳松黄爱军林昆邹学农
- 关键词:H2O2MIR-21成骨分化MC3T3-E1细胞
- 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40.5±4.5)岁,经影像学检查为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均单纯行椎弓根内固定不行后路椎管减压,固定节段为单节段、双节段、三节段固定;对比3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等指标及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压缩率、矢状位Cobb角、内固定失败率、术后并发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大血管损伤和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6±2.4)个月。单节段固定组手术切口长度较短、术后伤口引流量较少,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节段固定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节段固定组矢状位Cobb角、术后及拆钉前椎体前缘压缩率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节段固定组有1例发生断钉。结论: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对疗效有一定影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 黄爱军靳松陈丽萍林昆李亚杰项炜
- 关键词: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椎弓根钉
- PTED与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行手术治疗且有随访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8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用经皮椎间孔镜(PTED)组[13例,平均随访(18±2.1)个月]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组[18例,平均随访(25±2.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JOA评分,腰、腿痛的VAS评分,治疗改善率。结果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6±2.5)个月,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PTED组有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TLIF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椎弓根螺钉拔出1例,PTED组JOA评分从术前12.1±2.50上升至20.9±2.57,TLIF组JOA评分从术前11.1±2.26上升至17.9±2.58。下肢痛的VAS症分PTED组从8.1±0.95下降为3.1±1.26,TLIF组从8.2±0.99下降为2.9±0.68,腰痛的VAS评分TLIF组从术前3.9±1.21上升至术后2周时的4.8±0.94,1年时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和TLIF都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黄爱军靳松陈丽萍林昆李亚杰项炜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极外侧型
- 牵张应力刺激介导间充质干细胞的信使RNA和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变化
- 2018年
- 目的探讨信使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在牵张应力刺激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正常人骨髓MSC,分为应力组与无应力组,应力组通过FlexCell应力系统对其施加外源性应力(5%形变、频率0.1 Hz、作用时间4 h/d),无应力组不予以外源性应力刺激,通过茜素红实验和碱性磷酸酶实验检测其成骨分化能力改变。提取应力刺激下第7天RNA,进行全基因组及长链非编码芯片表达谱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和鉴定关键长链非编码RNA。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骨第14天应力组MSC茜素红定量OD值为1.46±0.19,高于无应力组MSC 0.62±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P <0.05)。此外,成骨第14天应力组MSC碱性磷酸酶结果(265.3±31.2)U/L,较无应力组(121.2±21.2)U/L升高(t=-12.23,P <0.05)。通过芯片表达谱检测,牵张应力刺激下成骨第7天共有差异表达信使RNA 598个,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329个。通过KEGG分析提示WNT信号通路是差异表达最明显的信号通路,其中WNT5a表达变化最为明显(6.74倍,P <0.01)。通过共表达分析提示lnc-RNA-SSR是调控WNT5a表达的主要长链非编码RNA。结论牵张应力刺激下MSC的信使RNA和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明显改变,其中lnc-RNASSR可能通过WNT5a影响MSC成骨分化能力。
- 邹庆宝靳松黄爱军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长链非编码RNA牵张应力
- 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两种方法椎间孔镜与传统后路髓核摘除术比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70例)和椎间孔镜下减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70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及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2例出现复发病例,予二次手术;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和ODI指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6个月和1年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减压、髓核摘除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 邹庆宝黄爱军靳松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髓核
- 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评估
- 2020年
-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植骨术针对胫骨平台骨折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本科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针对3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接受并配合随访,随访时间6-39个月,平均17.7个月,均实现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分标准:优24例,良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0.3%.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其效果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切口好,患者满意度高.
- 张宏波王一民黄醒中黄爱军林方思宇蔡汉周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 miR-124靶向抑制NFATc1调控小鼠C3H10T1/2细胞软骨分化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miR-124是否通过调控预测的靶基因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表达调节小鼠C3H10T1/2细胞的软骨分化。方法培养C3H10T1/2细胞,行软骨诱导分化,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ATc1和软骨标记基因Aggrecan、CollagenⅡ、Collagen X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NFATc1 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位点,构建NFATc1 3’UTR野生型及突变型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观察miR-124对NFATc1 3’UTR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转染miR-124模拟物或抑制物并进行软骨诱导,观察miR-124对NFATc1的调控作用。结果与诱导前比较,成软骨诱导组软骨分化相关基因Aggrecan、Col2a1和Col10a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Sox 9和NFATc1 mRNA表达水平随着软骨分化进展而增加(P均<0.001);Col2a1、Sox 9和NFATc1蛋白呈逐渐增强表达,而肥厚性标记Col10a1蛋白显示较稳定表达。NFATc1 mRNA的3’UTR与miR-124的种子区存在理论上的互补碱基配对序列。转染NFATc1野生型质粒的C3H10T1/2细胞中,加入miR-124模拟物者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加入miR-124抑制物者,加入miR-124抑制物者的蛋白表达强于加入miR-124模拟物者(P均<0.05);转染NFATc1突变型质粒的C3H10T1/2细胞中,加入miR-124模拟物与加入miR-124抑制物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变化(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与实时定量PCR结果均显示,转染miR-124组与si-NFATc1组的NFATc1表达水平低于Control组(P均<0.01),miR-124组与si-NFATc1组的NFATc1表达水平相近(P>0.05)。过表达miR-124后,NFATc1大约降低了60%,而这种降低可被miR-124抑制物逆转。转染NFATc1野生型质粒的miR-124模拟物组的NFATc1荧光素酶活性减低(P均<0.05),转染NFATc1突变型质粒的miR-124模拟物组NFATc1荧光素酶活性无变化(P均>0.05)。结论 miR-124通过抑制靶基因NFATc1的表达调控C3H10T1/2细胞软骨分化。
- 靳松黄爱军林昆彭建强李亚杰邹学农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