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作品数:21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侧枝循环水平与急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溶栓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段)闭塞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分析侧枝循环水平与溶栓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结果分为再通组和未通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既往史、用药情况等)、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小板、血脂等)以及侧枝循环水平。结果比较再通组tan评分情况显著优于未通组,≥2分者显著高于未通组(χ2=14.088,P <0.01);两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和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5、5.209,P <0.05);两组患者发病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通组显著低于未通组(t=2.185、2.304,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再通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未通组(t=2.472、2.012、2.107,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NIHSS评分、LDL-C水平为溶栓效果的危险因素(OR=17.842、1.841、3.977,P <0.01),tan评分≥2分为保护因素(OR=0.048,P <0.01)。tan评分≥2分的患者与tan评分<2分患者的mRS评分间有统计学意义(Z=3.278,P <0.01),其中,tan评分≥2分的患者MRS评分0~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tan评分<2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4,P <0.01)。结论侧枝循环水平与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溶栓效果相关,tan评分可用来预测溶栓再通结局。 赵静 刘永刚 常文龙 刘洋 邢晓明 张超 王宁关键词:静脉溶栓 侧枝循环 大脑中动脉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侧支循环形成及预后的关系 2019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M1CAO)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侧支循环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M1CAO患者158例作为疾病组,另取169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M1CAO患者均于发病1周后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确诊,根据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形成情况,将其分为无代偿组、单纯大脑前动脉(ACA)代偿组、单纯大脑后动脉(PCA)代偿组及ACA+PCA代偿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PDGF、IGF-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住院当天及15d时M1CAO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M1CAO患者出院后90d的预后进行评估,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血清PDGF、IGF-1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1CAO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患者血清PDGF、IGF-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无代偿组比较,单纯ACA代偿组、单纯PCA代偿组、ACA+PCA代偿组患者血清PDGF、IGF-1水平依次升高,NIHSS评分依次降低(P<0.05)。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PDGF、IGF-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1CAO患者血清PDGF水平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r=0.4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高PDGF、IGF-1水平及侧支循环形成是M1CAO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糖尿病是M1CAO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1CAO患者血清PDGF、IGF-1水平明显降低,二者水平升高与侧支循环形成及良好预后有关,是M1CA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赵静 刘永刚 常文龙 刘洋 邢晓明 张超 王宁关键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高分辨率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成像(HRMRI)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行高分辨率MRI检查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种分为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脑梗死43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7例。诊断患者的脑梗死类型、粥样硬化斑块、MCA血管情况。结果43例MCA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多发性脑梗死15例(34.88%),单发性脑梗死28例(65.12%);分水岭脑梗死21例(48.84%),流域性脑梗死10例(23.26%),半卵圆区脑梗死7例(16.28%),腔隙性脑梗死5例(11.63%)。脑梗死患者管腔狭窄、多发狭窄、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斑块的比例均高于TIA患者(P<0.05)。脑梗死患者的MCA管壁厚度大于TIA患者,管腔内径、管腔面积均小于TIA患者(P<0.05)。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良好26例(60.47%),不良17例(39.53%);TIA患者侧支循环良好21例(77.78%),不良6例(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MRI能清晰显示MCA管壁结构,观察管腔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对于MCA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赵静 常文龙 刘永刚 王宁 邢晓明 张超 刘洋关键词: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基于MR 3D成像技术分析外侧半月板前根部与前交叉韧带下止点的密切解剖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MR 3D成像技术分析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前根部(ALMR)与前交叉韧带(ACL)下止点的密切解剖关系。方法选取44例膝关节正常的志愿者,行3.0 T MR 3D-VISTA序列扫描,观察ALMR与ACL下止点,分析总结两者的立体解剖关系;于冠状面和矢状面分别测量ALMR部附着部位的径线,并计算附着面积;测量ALMR与ACL下止点重叠的前后及左右径,计算两者重叠面积。另取1具膝关节正常标本观察两者的解剖关系,用数码相机记录。结果ACL下止点部分附着于胫骨表面,部分附着于ALMR上表面,ALMR插入下潜到ACL的下方,附着于ACL下方的一个稍倾斜的小凹槽内,两者是上下重叠并密切相连的关系。ACL下方的ALMR不是全部附着在胫骨;ALMR附着面积为(53.1±11.5)mm^(2),两者重叠面积为(62.1±14.5)mm^(2)。结论ALMR与ACL下止点解剖关系密切,上下重叠;MR 3D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无创评价两者的立体关系。 寇占辉 张建军 刘冲 刘洋 张舵关键词: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 基于增强CT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胃肠道间质瘤Ki-67表达的双中心研究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的深度学习模型术前无创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Ki-67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免疫病理学染色的262例GIST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0例、女122例,平均年龄(55.82±10.13)岁。将一所医院收集的190例病人使用随机分层抽样法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133例)和内部验证组(57例);将另一所医院收集的病人作为外部验证组(72例)。应用Resnet34、Resnet50、Densenet、Efficientnet和Efficientnetv2等5种基础网络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AUC值差异,得到最佳网络模型。应用梯度类加权激活映射(Grad-CAM)可视化的方法在原始CT图像上生成注意力热图。结果当学习率(Lr)为0.0005时,5种模型在训练组、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中预测Ki-67表达的AUC值均高于Lr=0.0001时。Densenet(Lr=0.0005)模型在训练组、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中对Ki-67表达的预测效能、准确度均最佳,AUC分别为0.983、0.930、0.925,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2.77%、88.14%、87.77%。Efficientnet模型的预测敏感度最佳,Efficientnetv2模型的预测特异度最佳,但两者准确度均低于其他模型。注意力热图显示模型可以从矩形兴趣区(ROI)中正确识别肿瘤区域,合理解释模型的决策逻辑。结论基于增强CT的深度学习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诊断效能,是一种无创预测GIST Ki-67表达的潜在方法。 李根 刘琨 于海韵 刘萌 殷小平 刘洋 季倩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KI-6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与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T)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8年8月术后经病理确诊的22例SPTP病人[男4例,女18例;年龄15~51岁,平均(31.5±10.1)岁]及12例NFPNET病人[男4例,女8例;年龄49~79岁,平均(56.8±14.2)岁],术前均行CT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2组的病灶位置、密度、钙化、钙化位置、边界、强化峰值出现时相、环形强化、导管扩张及远处转移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的病灶长径、强化幅度进行比较。结果 NFPNET组发病年龄[(56.8±14.2)岁]高于SPTP组[(31.5±10.1)岁](t=-5.454,P=0.001)。2组的边界、有无钙化、强化峰值出现时相、强化幅度、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TP组边界较NFPNET组清晰;NFPNET组肿瘤钙化者少于SPTP组;SPTP组强化峰值多出现于门静脉期,而NFPNET组强化峰值多见于动脉期,且强化幅度较SPTP组高。NFPNET组发生远处转移者多于SPTP组。2组间肿瘤的位置、长径、密度、钙化位置、有无环形强化、有无导管扩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及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赵莹佳 殷小平 闫旭新 王谦 刘洋 周志强关键词:乳头状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前列腺癌组织中Apaf-1和Caspase-9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检测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和细胞凋亡蛋白酶-9(Caspase-9)在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表达,探讨Apaf-1、Caspase-9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PCa和60例BPH组织中Apaf-1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PCa组中Apaf-1和Caspase-9的阳性率明显低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和Caspase-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远处转移无关,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Apaf-1和Caspase-9在PCa组织中低表达,二者呈正相关(rs=0.645,P<0.01),Apaf-1和Caspase-9可能与P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张丙信 赵霞 贾喜花 刘洋 张金库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 APAF-1 CASPASE-9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CM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CM3)在人胃癌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TCGA,CCLE,HPA等公共数据库分析MCM3的mRNA及蛋白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CM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MCM3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MCM3的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其高表达与胃癌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在胃癌组织中,MCM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R=0.61,P<0.01),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论MCM3在胃癌中通过与PCNA相互作用而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诊断及治疗靶点。 李思 李小龙 宋瑞 陈学谦 杨卫振 刘洋关键词:胃癌 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MRI结合MRCP在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MRI结合MRCP在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carcinoma,GB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GBA及2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RI/MRCP对胆囊癌与GBA进行鉴别诊断。分析MRI结合MRCP诊断GBA及胆囊癌的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GBA与胆囊癌的MRI/MRCP的征象。结果 MRI/MRCP诊断胆囊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86.36%、92.57%及90.55%。除胆囊腔缩小及胆囊周围脂肪间隙渗出改变方面的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征象(胆囊壁增厚方式、胆囊壁光整、RAS窦显示、胆囊中存在结石、胆囊壁中存在钙化现象、肝胆交界清晰以及浆膜下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MRCP能够很好地对胆囊壁厚度方式、胆囊壁是否光整、显示RAS窦、胆囊壁是否出现钙化现象、肝胆交界是否清晰以及浆膜层是否存在强化等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价,上述影像学征象可作为鉴别诊断GBA与胆囊癌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中显示RAS窦可显著提高鉴别诊断地准确率。 孙敏 张磊 刘洋 康立清 刘风海 李国策关键词:胆囊癌 胆囊腺肌症 ADC直方图参数在卵巢癌术前分期中的预测价值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ADC直方图参数在卵巢癌术前分期评估中的诊断价值,以及与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前的MRI影像及临床资料(年龄、FIGO分期、Ki-67表达)。使用MaZda软件分析计算出ADC直方图参数,比较FIGOⅠ~Ⅳ期间各参数的差异。依据相关文献分类方法将Ⅰ期卵巢癌归为早期癌,Ⅱ~Ⅳ期卵巢癌归为晚期癌,采用ROC曲线评估ADC直方图参数对早期卵巢癌的预测效能。探讨ADC直方图参数与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DC直方图参数值随着卵巢癌分期的增加而降低,Ⅰ期卵巢癌的均值、第1百分位数、第10百分位数显著高于Ⅱ~Ⅳ期(P<0.05),但Ⅱ、Ⅲ、Ⅳ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均值、第1百分位数、第10百分位数预测早期卵巢癌的效能良好,其中第1百分位数的AUC最高(0.811),当第1百分位数值≥0.849×10-3 mm 2/s,灵敏性为76.0%,特异性为83.3%。均值、第1百分位数、第10百分位数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结论ADC直方图参数有助于术前区分早期与晚期卵巢癌,并且与Ki-67表达密切相关。 刘洋 谢子腾 李冠雄 刘瑞超 范娇娇关键词:卵巢癌 肿瘤分期 KI-67 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