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波

作品数:26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芒果
  • 6篇坚果
  • 6篇澳洲坚果
  • 4篇杧果
  • 3篇栽培
  • 3篇山地
  • 3篇果实
  • 3篇果实品质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树莓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区
  • 2篇气候区划
  • 2篇果树
  • 2篇病虫
  • 2篇病虫害
  • 2篇虫害
  • 1篇袋苗
  • 1篇低温贮藏
  • 1篇地理信息

机构

  • 21篇贵州省亚热带...
  • 5篇贵州省农业科...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贵州省农产品...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6篇吴小波
  • 19篇黄海
  • 14篇刘荣
  • 11篇龚德勇
  • 8篇刘清国
  • 8篇范建新
  • 5篇王代谷
  • 5篇张正学
  • 5篇雷朝云
  • 3篇朱文华
  • 3篇党志国
  • 3篇范建新
  • 3篇彭杨
  • 3篇罗立娜
  • 2篇黄国弟
  • 2篇李日旺
  • 2篇黄建峰
  • 1篇张宇
  • 1篇莫永龙
  • 1篇陈永森

传媒

  • 3篇农技服务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种子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SR分子标记构建19个杧果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被引量:5
2023年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inn.)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果树,果实香甜、营养丰富、肉质细滑多汁,富有“热带果王”之美誉。为了加速杧果品种(系)的分子鉴定,本研究根据19份试验材料的表型特征,选择其差异较大的5份杧果材料(红象牙杧、金煌杧、红杧6号、红玉杧、南逗迈4号杧)为模板,进行SSR标记引物筛选,PAGE电泳检测筛选得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将得到的引物再采用HEX、FAM两个荧光标记进行5’端修饰,再通过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其扩增片段大小通过数字和字母对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进行编码,构建杧果的DNA指纹图谱和DNA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经PCR扩增以及PAGE电泳检测,从已开发得到115对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得到9对稳定性较好、多态性好的引物,引物名称分别为M9、M15、M35、M40、M53、M59、M101、M102、M103。经毛细管电泳检测,结合“数字+字母”处理获得19个杧果品种(系)的指纹图谱代码,如金煌杧的指纹图谱代码为9EE9F8933,黔山杧2号的指纹图谱代码为H6F7564IC,黔山杧4号的指纹图谱代码为3DGE47279。以19份材料的指纹图谱代码和基本信息为载体,通过在线条形码生成程序、二维码生成程序生成其条形码DNA分子身份证、二维码DNA分子身份证。该研究结果为标准化构建杧果DNA分子身份证库奠定基础,为杧果遗传育种、优异基因挖掘提供数据参考。
刘荣张正学刘清国党志国吴小波黄海
关键词:杧果SSR标记DNA指纹图谱
澳洲坚果生育期内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澳洲坚果生育期内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变化规律。[方法]以贵州主栽的3个澳洲坚果品种H2、OC、788的成年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片中N、P、K、Ca、Mg、Fe、Cu这7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3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中7种矿质元素含量在生育期内呈现规律性变化,平均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Ca、K、P、Mg,Fe、Cu。OC叶片中的N、P、K、Ca、Fe平均含量要大于H2和788。叶片中N和Mg含量是逐渐升高的,P含量先增后减,K含量是先减后增,Ca含量逐渐下降,Fe含量变化呈现倒"V"字型,变化幅度剧烈,而Cu含量呈"V"字型变化。P与Cu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Mg与Ca含量达显著负相关。[结论]该试验可为贵州澳洲坚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韩树全范建新王代谷雷朝云刘荣吴小波黄海
关键词:澳洲坚果矿质元素叶片
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及黑树莓产量的影响
2025年
探明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及黑树莓产量的影响,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发展黑树莓种植提供施肥依据,设置有机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单施和配施对黑树莓生长性状及产量影响试验,以及单施微生物菌肥不同用量(处理AF1、AF2、AF3,单株施用量分别为100mL、200mL、300mL)对黑树莓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或配施有机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后黑树莓生长势与产量均有所提高,配施A2B2(有机复合肥100 g、微生物菌肥200 mL)的结果枝、挂果数及产量均最高,较不施肥(CK)增产6214.810 g/株,增幅252.49%,增产效果佳。施微生物菌肥后黑树莓根际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肥前均提高,处理AF1、AF2、AF3增幅分别为359.18%~1689.47%、154.24%~1421.88%,其中AF2处理增幅最高,对黑树莓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效果较佳。
刘师愿申刚江洪吴小波余江琴
关键词:黑树莓肥料配施土壤理化性质
贵州山地芒果病虫害种类调查被引量:13
2016年
为摸清贵州山地芒果生产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于2015~2016年通过定点抽样调查法,对贵州芒果主产区的4个芒果园进行病虫害调查。共鉴定出病虫害42种,其中,病害10种(包括真菌性病害9种,细菌性病害1种),主要病害为芒果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害虫32种(分属7个目21个科),主要虫害为芒果切叶象甲、横纹尾夜蛾及蝽类。
黄海彭杨龚德勇朱文华吴小波
关键词:病虫害种类
一种芒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果蔬采后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芒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方法。本发明将采集的芒果冲洗晾干后分层摆放于货架上,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的芒果用花椒提取液进行喷施处理,晾干后装箱,于保鲜库内贮藏。本发明...
刘荣黄海张正学刘清国吴小波林迓雷跃吴金培
一种提高芒果品质的施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芒果品质的施肥方法,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本申请提高芒果品质的施肥方法分为四个施肥时间:(1)在芒果现蕾前施量为0.15‑0.25kg/株的氮磷钾复合肥作为促花肥;(2)在芒果谢花后40‑60天,按0....
刘荣刘清国张正学吴小波黄海
包装盒(澳洲坚果酒)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澳洲坚果酒)。;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包装澳洲坚果酒。;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外观设计的形状、图案和文字内容布局排列。;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
罗立娜范建新韩树全王代谷吴小波康专苗
文献传递
基于GIS与RS的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被引量:11
2017年
以贵州省各县主要气象台站1995—2014年的气候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气候、海拔、坡度等因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软件,确定芒果的种植区域,将不适宜芒果种植的地块屏蔽,完成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制作。结果发现,贵州省芒果可种植区域划分为优势种植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一般种植区(次适宜区)。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流域低热河谷地带。优势种植区面积为46 037.4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98.86%,主要分布在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低热河谷地带海拔203~850 m的区域;一般种植区面积为531.07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1.14%,分布在赤水河流域海拔210~400 m处。本区划可为贵州省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吴小波韩树全黄海龚德勇范建新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芒果气候区划
芒果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芒果是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肉质香甜、营养丰富。随着芒果种植规模的扩大,芒果园内病虫害发生频繁,成为严重限制芒果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芒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控芒果病虫害和促进芒果生产提供参考。
刘荣黄海刘清国吴小波
关键词:芒果病虫害
2个杧果新品种在贵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23年
在贵州省兴义市、望谟县和贞丰县引种“桂热杧3号”和“桂热杧4号”,2020—2022年连续3年对2个杧果品种的引种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桂热杧3号”单果质量341.67 g,可食率73.54%,可溶性固形物21.6%,总酸含量0.30%,维生素C含量21.24 mg/100 g,固酸比72.60,成熟期9月上中旬,较“台农1号”晚40~50 d,避开了采收上市高峰;“桂热杧4号”单果质量382.57 g,可食率75.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8%,总酸含量0.25%,维生素C含量12.20 mg/100 g,固酸比76.09,风味口感较“台农1号”清甜,更符合当地消费者口感,成熟期为8月中旬,较“台农1号”晚10~20 d,虽未能完全避开采收上市高峰,但产量高于“台农1号”,果实品质优良。这2个品种在贵州地区的适应性好,抗性强,具丰产稳产特性,可作为优良中晚熟品种在贵州地区推广栽培。
黄海段军娜黄国弟刘荣李日旺刘清国吴小波朱文华龚德勇
关键词:杧果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