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秋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动物模...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抑郁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肾上腺素受体
  • 1篇作用机制研究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应激
  • 1篇慢性应激抑郁
  • 1篇脑内
  • 1篇抗抑郁
  • 1篇抗抑郁剂
  • 1篇Β肾上腺素
  • 1篇Β肾上腺素受...

机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张慧
  • 1篇许晶
  • 1篇李晓秋

传媒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抗抑郁剂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β肾上腺素受体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大脑额叶皮层总β肾上腺素受体及亚型功能改变,研究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对中枢β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探讨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抗抑郁剂治疗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性配体受体分析法,测定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大脑额叶皮层总β肾上腺素受体及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功能改变;并测定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对皮层总β肾上腺素受体及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功能的影响。结果抑郁大鼠额叶皮层总β受体、β1受体明显上调,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长期治疗均可明显下调额叶皮层β受体及β1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大脑额叶皮层β受体明显上调是由于β1受体亚型上调所致。长期应用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治疗可能是通过下调β受体主要是β1受体亚型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张慧李晓秋许晶
关键词:抑郁症动物模型Β肾上腺素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