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CO_(2)咸水层封存中岩心润湿性对渗流过程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明确CO_(2)咸水层封存过程中岩心润湿性对渗流过程的影响,基于与核磁共振(NMR)技术相结合的孔隙级渗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咸水层润湿性变化对渗流过程的影响,为揭示润湿性作用下的两相渗流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撑。首先通过NMR技术测得了渗流过程中的饱和度参数,定量分析得到了平均弛豫时间和咸水饱和度的二次函数耦合关系。之后,在二维层面基于水平集法,通过将润湿性设置为不同润湿水平及空间位置函数,模拟CO_(2)在多孔介质中驱替咸水中储层不同润湿性对渗流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核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T1)及横向弛豫时间(T2)与咸水饱和度(S)的函数耦合关系,可以较好表征CO_(2)驱替咸水过程中的岩心润湿性变化。基于孔隙级渗流模型表征孔隙尺度下的润湿性各向同性,发现当岩心润湿性处于极端情况,如强亲水(θ=0°)、中性润湿(θ=90°)或者强疏水(θ=180°)状态时,残余水饱和度较低,驱替效果较好。对于润湿性各向异性,驱替过程较为复杂,其对相对渗透率和残余咸水饱和度的影响各异,尤其入口端和出口端的不同润湿性表现会直接影响两相渗流过程,入口端越亲水且出口端越疏水时,咸水渗流速度越快;这可能是由于润湿性各向异性会导致渗流行为的不均匀分布,从而导致渗流速率和驱替效率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差异;可见,渗流通道的物性特征对渗流过程的影响较大。未来研究除了关注咸水层空间尺度下的相关变化外,还需注重时间尺度下的不同影响。
- 美合日阿依·穆太力普薛福生李涛李延静刘瑜
- 关键词:核磁共振润湿性
- 基于FNN在蒸馏装置常压加热炉上的应用
- 2010年
- 蒸馏装置的加热炉是一个复杂的受控对象,存在着非线性、时变性、纯滞后因素和不确定随机干扰等因素;着重研究了神经网络与模糊系统融合的可行性及融合方式,提出了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两种技术相结合,共同控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在克服对象的大惯性、抗干扰性、非线性和纯滞后方面,大大改善了控制品质;最后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表明,所应用的控制器性能令人满意,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一定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王建平加玛力汗.库马什李涛
- 关键词:加热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抗干扰
-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气液渗流特性被引量:1
- 2023年
- CO_(2)地质封存是实现大量CO_(2)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阐明CO_(2)在岩石孔隙中的运移规律是CO_(2)长期安全地质封存的关键。基于岩心微观结构重建的孔隙网络模型,不仅可以反映真实岩心孔喉分布规律,又能体现孔隙空间的分布及其发育特征,在多孔介质多相流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用储层较为常见的Berea砂岩,基于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获得二维CT图像,在ImageJ软件中通过尺寸裁剪、降噪滤波以及阈值分割等一系列图像处理过程,重建了岩心样品数字图像,并在Matlab软件中借助提取函数实现了二值化;然后,采用最大球算法,通过搜索最大球、建立最大球连通关系、孔喉的识别和参数计算3个主要步骤,提取了实验岩心样品中的孔喉拓扑等效网络,并运用Amira软件进行可视化,将孔隙和吼道等效为球杆模型。通过对比不同图像处理与孔隙网络提取方法得到的岩心孔隙度、配位数、孔喉几何尺寸与形状因子等结构参数,确定了能够较好反映真实岩心孔隙空间特征的数字岩心重构及孔隙网络模型提取方法,即模型Pic7:滤波处理时将Mean值设置为1.5,Median值设置为2;阈值分割选择Otsu算法且应用最大球法提取数字岩心时将最小孔径设置为1。确定了Berea岩心孔隙结构参数:配位数分布在30以内,峰值在5左右;孔隙半径分布在80μm内,集中在20μm左右;吼道半径分布在60μm内,集中在10μm左右;孔隙形状因子和吼道形状因子分布在0.07以内,孔隙形状因子峰值在0.03左右,吼道形状因子峰值在0.035左右。最后,借助帝国理工大学开发的孔隙网络两相渗流模拟程序,用0.103 mol/kg NaCl溶液表征咸水,在50℃、12.4 MPa的储层条件下,开展了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多孔介质内CO_(2)驱替咸水的渗流数值模拟,通过分析驱替和吸入过程中毛细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阐明了孔隙
- 美合日阿依·穆太力普李涛顾文波蔡武薛庆楠敬嘉珩魏景阳王骞
- 关键词:孔隙网络模型多孔介质数字岩心
- GPRS无线水文水生态监测系统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针对水文水生态数据监测点众多,数据量大,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实时监测的需要,设计了基于GPRS的无线水文水生态监测系统。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精确度,实现了水文水生态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的自动化、无线化。
- 李靖梁岚珍李涛邹蓉
- 关键词:GPRS数据采集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咸水黏度预测及其对渗流的影响
- 2025年
- 在碳中和背景下,采用CO_(2)咸水层封存技术来实现碳减排目标时,咸水黏度对储层中的CO_(2)-咸水两相渗流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基于压力影响的黏度预测方法仍有待完善。使用最小二乘法、BP神经网络和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将咸水黏度分别当作温度、质量摩尔浓度的二元函数以及温度、质量摩尔浓度、压力的三元函数优化了现有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压力影响的黏度预测优化模型。在获得最佳的预测方式后,基于COMSOL软件的水平集方法系统分析了黏度对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小二乘法可以对现有的经验公式进行一定优化,但是效果不明显;采用二元BP神经网络可以将预测精度提高45.20%,考虑压力后采用三元BP神经网络可以将预测精度提高57.32%。因此,在实验数据充足的情况下,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得到较大压力范围内可靠的咸水黏度值;由于经验公式法能够预测黏度变化趋势,在缺乏相应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可通过经验公式法获得咸水黏度值。此外,通过仿真结果可以发现,黏度会影响流体在流道的分布,进而影响流动速度,黏度比越大,出口平均速度波动越小且更快地趋于平稳;而且黏度比越大,残余水饱和度越小,越有利于驱替过程的进行,二者呈对数函数的关系。
- 李涛李涛薛福生李延静敬嘉珩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 基于VB6.0的S7-200系列PLC与PC机通信实现
- 2008年
- 着重阐述了S7-200系列PLC的通信模式及其MSCcomm控件的使用和通信程序的实现。利用自由口通信方式和相关的特殊标志位实现了PC和PLC之间的通信,并以泵房监控系统为实例,实现了在PC机上进行油泵运行状态监控.
- 李涛姜波
- 关键词:PLCVB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