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宁
作品数:
1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马卫星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王富贵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董亚维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赵帮元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农业科学
主题
1篇
水土
1篇
水土流失
1篇
水土流失治理
1篇
泥沙
1篇
泥沙来源
1篇
小流域
1篇
面蚀
1篇
皇甫川流域
1篇
沟蚀
机构
1篇
黄河上中游管...
作者
1篇
赵帮元
1篇
董亚维
1篇
王富贵
1篇
马卫星
1篇
马宁
传媒
1篇
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1篇
2011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水土流失治理背景下小流域泥沙来源初探——以皇甫川流域西五色浪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3
2011年
以皇甫川流域西五色浪沟小流域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GIS技术,提取小流域沟缘线,将小流域分为沟谷地、沟间地2大地貌类型。基于沟蚀和面蚀及其影响因子切割裂度、水土保持措施及土地利用方式、坡度、植被覆盖度等数量和分布以及通过项目布设的雨量站、把口站和径流场观测资料2种方法对在水土流失治理背景下小流域泥沙来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显示,西五色浪沟小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沟谷地,沟谷地土壤侵蚀量约占流域侵蚀量的73%,是沟间地侵蚀量的2.73倍。
马宁
赵帮元
王富贵
马卫星
董亚维
关键词:
沟蚀
面蚀
泥沙来源
皇甫川流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