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
-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 2021年
- 探究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医学专业的120例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的学生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统计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水平,比较综合成绩(理论成绩评分+操作技能水平评分),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评分的方式比较两组学生对于此次实习的满意程度。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中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分(89.96(4.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9.91(3.60)分(P<0.05),且研究组中学生的满意度(96.6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本科生实习带教中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临床操作技能水平,此外,还有助于提高实习满意度,该临床路径值得在骨科本科生实习带教中应用并推广。
- 孙鹏葛运如庄宇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实习带教
- 克氏针锚定内镜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克氏针锚定定位在内镜腰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nd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Endo-LIF治疗LDD 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53例患者接受传统可视化环锯辅助下的Endo-LIF治疗(传统组),55例患者接受克氏针锚定技术结合可视化环锯辅助下的Endo-LIF治疗(克氏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克氏针组手术时间[(108.1±5.5)min vs(122.4±6.5)min,P<0.001]、术中失血量[(56.3±6.7)ml vs(71.5±10.2)ml,P<0.001]、术中透视时长[(13.1±1.3)s vs(17.2±0.9)s,P<0.001]均显著优于传统组,而两组在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20.8±4.0)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腿痛VAS、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腿痛VAS、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均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融合Bridwell评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氏针锚定定位Endo-LIF治疗LDD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既可提高术中骨开窗效率,减少术中出血,又可降低医患辐射。
- 程冠宇刘欢孙鹏葛运如费昊东黄河王守国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
- 新型辅助复位经皮内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自行制作的新型复位固定装置辅助经皮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5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3例采用新型辅助复位固定装置协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新型组),42例采用传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传统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新型组手术时间[(36.0±6.6)min vs(55.7±8.5)min,P<0.001]和术中透视次数[(19.8±3.2)次vs(36.7±6.3)次,P<0.001]均显著优于传统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6.7±3.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Flynn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新型组的提携角显著大于传统组[(11.2±1.4)°vs(8.0±1.3)°,P<0.001],但是,两组间Baumann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辅助复位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缩短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 吉祥刘欢丁其瑞葛运如孙鹏费昊东王守国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固定儿童
- 单、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OVCF 72例,均为单发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分为单侧椎弓根入路的观察组(36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照组(3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角、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12~2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伤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 <0.05),而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内患者各时间节点的VAS、ODI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术后3 d 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而其他时间节点两组间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OVCF临床疗效相似,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近期止痛效果可能不及双侧入路手术,但远期效果一致。单侧椎弓根入路PVP能够作为OVCF的治疗方案。
- 刘欢费昊东陈晓钢孙鹏王守国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PD治疗的222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血的原因、时间、治疗及转归等,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 回归分析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迟发性大出血17例(7.7%),包括腹腔出血13例,消化道出血4例,总体死亡率35.3%(6/17),出血时间为术后12(5~23)d。术前总胆红素≥171 μmol/L(OR=1.011,95% CI:1.000~1.020,P=0.043)、术后腹腔感染(OR=4.012,95% CI:1.302~12.357,P=0.016)、术后B级以上胰瘘(P<0.05)是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降低胆红素水平、积极治疗术后胰瘘和控制腹腔感染是预防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发生的关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干预策略。
- 周兵孙勇刘玲顾殿华袁维栋赵何伟孙鹏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出血
- 甲状旁腺素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早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索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TPTD)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19年6月,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VP术,术后30例患者接受TPTD治疗,而40例患者未接受TPT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临床、骨密度和影像资料。[结果]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6个月TPTD组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推移,TPTD组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骨密度无显著改变(P>0.05);术后6个月时,TPTD组骨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影像显示,TPTD组再骨折2例,而对照组共发生再骨折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使用甲状旁腺激素能够更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生活功能,并且能够增加骨密度,降低再骨折风险。
- 孙鹏费昊东陈晓钢王守国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甲状旁腺激素
- 标准化病人与3D打印结合在创伤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 2021年
- 探讨创伤骨科教学中灵活运用标准化病人结合3D打印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创伤骨科实习生92名作为观察对象,以抽签形式分组,对照组以传统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观察组以标准化病人结合3D打印技术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评估各组学生教学前后主观能动性变化。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教学前主观能动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骨科教学中通过标准化病人结合3D打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孙鹏葛运如朱海
-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 个性化教学模式对骨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
- 2021年
- 分析骨科临床教学活动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作用。方法 抽选2019年5月-2020年6月我院骨科实习学生90例观察研究,通过抽签法分作两组,对照组实习生以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观察组实习生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教学前后理论知识、专项技能成绩,调查对比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未开展教学前,两组实习生掌握理论知识、专项技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后成绩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实习生各项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临床教学活动配合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扎实记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孙鹏朱海葛运如
-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模式骨科临床教学
- 不同手术入路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肩峰下前外侧微创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22-01—2022-12行Philos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5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其中47例采用常规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常规组),48例采用肩峰下前外侧微创入路(微创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7 d疼痛VAS评分和术后1、3、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19.1个月,平均15.8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有2例发生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后期行肩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微创组1例发生腋神经前支损伤,导致三角肌前缘部分萎缩,但外展功能无明显影响。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肩峰撞击、关节盂损伤等并发症。微创组术后1、3、7 d疼痛VAS评分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微创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肩峰下前外侧微创入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戴健王守国孙鹏葛运如刘欢秦豪男马栋费昊东
- 关键词: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
- 开放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4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传统腰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2例,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2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日、伤椎前缘高度、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经皮组手术具有切口长度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日少的特点。两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并且在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但是两组之间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与微创组在恢复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均能较好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缓解症状,纠正畸形。微创组与开放组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
- 葛运如孙鹏费昊东庄宇刘欢王守国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