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开发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culus眼表分析仪在干眼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分析Oculus眼表分析仪在干眼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干眼治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对照组(应用传统检查方法)和试验组(应用Oculus眼表分析仪检查方法),每组均为3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干眼检出率)。结果:试验组干眼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ulus眼表分析仪在干眼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赵丽娜钟德斌钟为辉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对患者术后干眼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78眼)原发性静止期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51眼)和对照组(27例27眼),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观察2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0级、1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2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BU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chirmerⅠ试验结果及FL评分2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后患者干眼症发生率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低,角膜上皮修复较好,泪膜破裂时间较长。
- 赵丽娜钟德斌钟为辉陈秀
-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干眼症疗效
-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广州开发区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确诊患者100例(100眼),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干眼诊断指标[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治疗后7、30 d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061,P=0.014);治疗30 d后,观察组BUT、SI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角膜的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30 d的OSDI指数低于对照组,SWL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协同增效,治疗优势明显,对于提高泪膜稳定性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钟为辉钟德斌洪霞赵丽娜
- 关键词:白内障干眼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
-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开发区医院2020年5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20例(12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眼底病变程度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70例(70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50例(50只眼),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50只眼)作为对照组,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测。比较三组视乳头区和黄斑区RNFL厚度,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PDR组和PDR组视乳头区中央、上方、下方、颞侧、鼻侧的RNFL厚度均较薄,且PDR组显著薄于NPDR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NPDR组黄斑区鼻侧1 mm、上方3 mm、颞侧3 mm、鼻侧3 mm处的RNFL厚度较薄(P<0.05);与对照组及NPDR组相比,PDR组黄斑区各个检测点的RNFL厚度均较薄(P<0.05)。PSV和EDV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加重逐渐降低,NPDR组、PDR组的PSV和EDV均低于对照组,PDR组低于NPDR组(P<0.05);RI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加重逐渐升高,NPDR组、PDR组的RI高于对照组,PDR组高于NPDR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乳头区和黄斑区RNFL厚度均异常变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其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赵丽娜钟德斌李丽萍钟为辉丁莹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
-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7例(55眼)为试验组,再抽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60眼)为对照组,分析两组OCTA定量分析指标(VD_(1mm×1mm)、VD_(3mm×3mm)、VD_(1mm×3mm)、PD_(1mm×1mm)、PD_(3mm×3mm)、PD_(1mm×3mm)、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面积、周长与形态指数)情况,观察OCTA检测各指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优势.结果试验组在VD_(1mm×1mm)、VD_(3mmx3mm)、VD_(1mm×3mm)、PD_(3mm×3mm)、PD_(1mm×3mm)、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周长与形态指数均低(高)于对照组,互比,有差异性(P<0.05),但两组在PD_(1mm×1mm)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面积指标互比,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可得出,VD_(1mm×3mm)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诊断价值较高,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面积与周长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诊断价值较小.结论OCTA图像分析可精确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状况,对尽早开展科学治疗对策、抑制病情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且OCTA图像分析属于无创诊断,更易于患者接受与认可.
- 赵丽娜钟德斌李丽萍钟为辉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病变黄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