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琴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7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移植肾
  • 1篇移植肾动脉
  • 1篇移植肾动脉狭...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容积重建
  • 1篇肾动脉
  • 1篇肾动脉狭窄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滤过
  • 1篇肾小球滤过率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肾脏病患者
  • 1篇图像后处理
  • 1篇图像后处理技...
  • 1篇终末期肾脏病
  • 1篇滤过率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47...

作者

  • 2篇郑海燕
  • 2篇徐晓琴
  • 1篇孟伟
  • 1篇张辉
  • 1篇赵冬青
  • 1篇常帅
  • 1篇荣景
  • 1篇夏菊梅
  • 1篇相华
  • 1篇汪卫中

传媒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被引量:7
2012年
背景:对肾移植后并发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及随访是否可采用一种无创伤、特异性高、安全的检查方法。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临床怀疑为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移植肾动脉期的增强扫描,扫描后所得到的数据经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处理成像。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均诊断为移植肾动脉狭窄,1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4%~75%,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0%。吻合口狭窄10例,其中合并移植肾动脉主干狭窄2例;移植肾动脉分支狭窄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9例,狭窄程度75%~95%,8例置入支架,1例球囊扩张;1例给予药物治疗随访,于2年后出现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及难治性高血压,置入支架。1例无临床症状,经多层螺旋CT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0%,随访4年肾功能、血压正常。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中1例行球囊扩张者2年后彩色多普勒提示移植肾吻合口狭窄,行多层螺旋CT检查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0%,随访4年3个月,肾功能、血压正常。提示多层螺旋CT后成像技术可作为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依据,对区分临床疑似病例,制定支架置入治疗方案,以及术后随访观察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华徐晓琴赵冬青张辉荣景夏菊梅郑海燕常帅汪卫中孟伟
关键词:移植肾动脉狭窄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率与疾病发展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速率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一2016年10月在解放军第474医院肾病科诊断为CKD的成年患者234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高血压情况、糖尿病情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H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ACEI/ARB),血糖水平(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水平(BUN)、血清肌肝水平(Scr)、白蛋白水平(ALB)、血磷水平(P)、24 h蛋白尿定量等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以患者2年内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为疾病进展的标准,计算不同eGFR下降率的患者疾病进展情况以及不同原发疾病患者1年和2年的eGFR下降率和疾病进展情况,评估影响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34例患者2年内共有81例患者评估为疾病进展至ESRD,总ESRD发生率为34.6%,其中eGFR下降率>40%的患者的ESRD发生率显著高于eGFR下降率V4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⑴=4.156,P<0.05);所有患者1年后平均eGFR下降率为12.6%,2年后平均eGFR下降率为24.3%slgA肾炎的患者的1年及2年的eGFR下降率最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1年及2年的eGFR下降率及2年内ESRD发生率均最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初始eGFR越低、24 h蛋白尿定量越高、2年eGFR下降率>40%、未使用ACEI/ARB是影响CKD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枪不同原发疾病的CKD患者的eGFR下降速率存在差异,eGFR下降率越高CKD患者进展至ESRD的风险也越高。
郑海燕徐晓琴王建元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终末期肾脏病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