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毅博

作品数:15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废水
  • 4篇微电解
  • 3篇印染
  • 3篇印染废水
  • 3篇铁碳
  • 3篇脱氮
  • 3篇污泥
  • 2篇低碳氮比
  • 2篇生物处理
  • 2篇湿地
  • 2篇碳氮
  • 2篇碳氮比
  • 2篇铁碳微电解
  • 2篇硝酸盐
  • 2篇黑臭
  • 1篇氮磷
  • 1篇氮磷去除
  • 1篇氮磷去除效果
  • 1篇电解
  • 1篇性能对比

机构

  • 15篇西安工程大学
  • 10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中化学城市投...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作者

  • 15篇王毅博
  • 9篇冯民权
  • 4篇刘永红
  • 2篇付玮
  • 1篇刘磊
  • 1篇李洋
  • 1篇李茹
  • 1篇刘钊
  • 1篇王宁

传媒

  • 4篇应用化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广州化工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性能对比被引量:5
2022年
针对臭氧处理工艺及其处理条件在降解酸性红GR和活性红X-3B印染废水时选择困难的问题,采用单独臭氧、臭氧耦合微电解、臭氧耦合双氧水、臭氧耦合紫外、臭氧耦合超声及金属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等6种技术对酸性红GR和活性红X-3B印染废水进行对比处理。结果表明:处理酸性红GR印染废水时,单独臭氧处理的去除效果最佳,处理30 min后色度去除率可达99.99%,处理9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69.41%;处理活性红X-3B印染废水时,臭氧耦合紫外氧化处理的去除效果最好,处理30 min后色度去除率可达99.23%,处理9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32.83%。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可有效降解酸性红GR和活性红X-3B印染废水,并且通过改变工艺的处理条件可明显提高酸性红GR和活性红X-3B印染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率。
尹前王毅博陈志豪麻琦
关键词:臭氧氧化印染废水
铁碳微电解技术在难治理废水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8年
铁碳微电解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原材料廉价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在机理研究以及具体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综合分析了铁碳微电解技术去除难治理废水中污染物的过程和机理,指出微电解作用机理的定量化及耦合关系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应用研究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微电解材料的板结和钝化问题;(2)如何提高微电解工艺适用的p H范围。本文从材料合成和反应器的改进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前者问题,提出可采用纳米技术以及高温烧结技术合成新型微电解材料,以及采用流化床和内循环微电解反应器也可解决该问题;针对后者问题,提出可改性微电解材料,以及在微电解反应器上外加电场和采用臭氧曝气微电解。最后,系统总结了该技术在印染废水、垃圾渗沥液、制药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的应用概况。
王毅博王毅博冯民权刘永红
关键词:铁碳电解反应器废水
污泥基生物炭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污泥作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可将其进行水热炭化生成生物炭对亚甲基蓝进行吸附。以剩余污泥为原材料,采用水热炭化法制备污泥基生物炭,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不同温度、固液比、水热时间、pH条件下制备污泥基生物炭的最佳条件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水热炭化法制备污泥基生物炭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0℃,固液比1∶10,时间2 h,pH为7,最佳条件制得的污泥基生物炭吸附容量为111.11 mg/g。水热炭化后,污泥基生物炭的吸附位点明显增加,水热炭化后的污泥基生物炭具有较强的芳香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为受化学吸附过程控制的单分子层吸附。剩余污泥在最佳条件水热炭化生成的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鲁瑶冯民权王毅博刘成国
关键词:污泥亚甲基蓝
人工水草对低碳氮比黑臭水体的强化脱氮效果和机理
2024年
人工水草有良好的物理吸附性和生物亲和性,能够克服北方地区冬季植物枯萎的劣势,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常被用于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为探明不同人工水草强化微生物菌剂对低碳氮比黑臭水体的处理效果和机理,该文对阿科蔓生态基、生物绳、组合水草和弹性立体纤维水草4种人工水草组合微生物菌剂处理低碳氮比黑臭水体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系统脱氮效果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生物绳组合微生物菌剂处理低碳氮比黑臭水体效果最佳,TN、NH_(3)-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75%、85.93%、86.24%,比单纯用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效果分别提高了21.70、25.02、6.96个百分点。微生物多样性表明,生物绳比其他3种人工水草表面附着的细菌丰度更高,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为优势菌门,红杆菌属(Rhodan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与NH_(3)-N浓度显著负相关,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丰度与COD浓度显著负相关,蛭弧菌属(Bdellovibrio)和norank_f__Blastocatellaceae丰度与COD浓度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低碳氮比黑臭水体的处理提供参考价值。
张鑫鑫冯民权王毅博
关键词:人工水草微生物菌低碳氮比黑臭水体脱氮
混合土地利用下长河流域硝酸盐污染源解析被引量:4
2023年
水环境中硝酸盐含量持续增加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受到全球关注.为弄清混合土地利用下长河流域硝酸盐污染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溶解态无机氮(DIN)各指标及氮氧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水化学与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识别了硝酸盐的来源和转化,并结合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量化了其主要来源,同时研究了土地利用对流域硝酸盐源时空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是研究区水体中DIN存在的主要形式.同位素证据表明,氮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以水体中硝化作用为主,反硝化与同化作用对其组成并未造成显著影响.源解析结果显示,枯、丰两个水期水体硝酸盐污染源均以粪便和污水为主,且土壤氮和化肥贡献率在丰水期显著升高.此外,研究区土地利用对硝酸盐源分配在时间上影响显著,而空间上影响较弱.研究显示,人类密集活动对流域水环境影响显著,控制粪便和污水排放的同时减少氮肥的过度使用对于控制区域硝酸盐污染至关重要.
雍亮王毅博冯民权
关键词:硝酸盐同位素SIAR
PVA生物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PVA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某印染废水,研究了PVA生物处理工艺的启动过程,考察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污泥减量效果,初步探讨了该工艺高效处理污染物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启动22 d后PVA工艺的容积负荷可达到并稳定在1.0 kg[CODCr]/(m3·d),CODCr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经过60 d的运行,PVA工艺的容积负荷提高至2.2 kg[CODCr]/(m3·d),废水CODCr的质量浓度降到200 mg/L以下,色度降至40倍以下,运行过程中此工艺的污泥产率为0.083 kg[MLSS]/kg[CODCr],具有良好的污泥减量效果。PVA小球表面和内部微孔富集大量的微生物,这是此工艺能够高负荷运行的根本原因。
付玮刘永红王毅博刘磊
关键词:印染废水容积负荷污泥产率
不同植物类型的湿地系统氮磷去除效果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为了解植物类型对组合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对3种植物类型组合人工湿地的氮磷去除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污染物整体去除效果来看,选用菖蒲组合湿地作为最佳处理组合,该组合湿地对COD_(cr)、NH_(4)^(+)-N、NO_(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5.01%~77.45%、72.63%~80.21%、72.63%~80.21%、68.63%~79.14%。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菖蒲组合人工湿地相对于芦苇和香蒲湿地显示出更高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马赛菌属、假单胞菌属、硝化螺菌属是人工湿地中主要的脱氮除磷菌属,也是人工湿地高效生物脱氮除磷的原因之一。对不同植物类型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为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何艳芸冯民权王毅博
关键词:湿地植物氮磷
高效AOPs-A/O工艺处理典型染料废水的研究
2024年
模拟分散蓝(DB)、靛蓝(IB)、活性红(RR)三种典型染料废水进行个性化高级氧化(AOPs)-A/O工艺的设计及效能探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钠(PO)/芬顿(FO)工艺处理DB和IB,PO/臭氧(OO)工艺处理RR。COD去除率分别为64.51%,64.49%,70.63%,色度去除率均为98%以上。随后与A/O工艺组合,控制A/O装置温度T=30℃,厌氧HRT=48 h,好氧HRT=24 h(DO=6 mg/L),运行负荷0.097 kg COD/(m^(3)·d),使DB、IB、RR的COD去除率分别为89.39%,90.66%,89.94%,矿化率(M_(E))分别为67.04%,85.97%,72.24%,B/C值分别由1.03,1.04,3.706提高为1.35,1.35,5.15,为实际工程处理染料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洋魏超尹前李永强李伟陈洋洋凌晓慧王毅博
关键词:染料废水生物处理
MgFe-LDH的制备及其对硝态氮的吸附再生性能研究
2025年
常见吸附剂对污水厂二级出水中硝态氮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不高,该研究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镁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MgFe-LDH),并提出一种深度脱氮技术。结果表明:MgFe-LDH对硝态氮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7.571 mg/g,最佳制备条件为晶化温度150℃、摩尔比4∶1、晶化时间7 h;对于10 mg/L的低浓度硝态氮废水而言,MgFe-LDH的最佳投加量为150 mg,且对pH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常见共存阴离子(Cl^(-)、SO_(4)^(2-)和PO_(4)^(3-))与硝态氮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吸附效应,MgFe-LDH对硝态氮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15.409 mg/g;在最佳脱附条件下,脱附率可达78.34%,三次再生率为67.68%,具备一定的再生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污水厂深度处理低浓度硝态氮废水提供参考。
刘果果冯民权王毅博赵直
关键词:硝态氮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OBE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产出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可以促进《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OBE理念,结合院校特色,我校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大过程考核以及加强能力导向的研究性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这些探索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运用知识解决环境工程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崔红涛李惠娟王毅博刘钊李茹
关键词:环境工程原理环境专业教学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