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路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针刺
  • 4篇功能性便秘
  • 4篇便秘
  • 3篇电针
  • 3篇自噬
  • 3篇胃肠
  • 3篇小鼠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胃肠动力
  • 1篇代谢物
  • 1篇底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验用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易激综合征

机构

  • 16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6篇王路
  • 12篇李瑛
  • 5篇张微
  • 3篇周思远
  • 3篇郑倩华
  • 3篇陈颖
  • 2篇肖显俊
  • 2篇王东
  • 2篇王福民
  • 1篇王海燕
  • 1篇曾芳
  • 1篇黄如敬
  • 1篇张卜瑗
  • 1篇罗芳丽
  • 1篇孙路强
  • 1篇陈帅
  • 1篇李世杰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光明中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Acupun...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整体观探究荨麻疹新型动物模型
2025年
目的:基于中医整体观思想,通过比较被动皮肤过敏模型(PCA)、全身主动过敏模型(ASA)和PCA+ASA新型模型,以期建立更符合中医诊疗特点的荨麻疹动物模型。方法:70只SD大鼠分为血清组、对照组、模型组(PCA组、ASA组、PCA+ASA7d组、PCA+ASA10d组和PCA+ASA15d组)。采用卵白蛋白制备荨麻疹模型,观察大鼠瘙痒次数、蓝斑、IgE、病理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情况。结果:①瘙痒:模型组瘙痒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②蓝斑:PCA组和PCA+ASA7d组蓝斑率均为100%,蓝斑界线清晰,形状规则;③血清IgE:PCA+ASA 7d组和ASA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①病理学:PCA组和PCA+ASA7d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坏死,伴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水肿;③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PCA+ASA7d组最高(P<0.01)。结论:通过结合PCA和ASA,建立了同时模拟整体免疫反应和局部皮肤症状的新型荨麻疹SD大鼠模型。
肖显俊秦海燕秦迪薛佩雯王路席梦含李瑛石云舟
关键词:整体观
从SIP合胞体机制探讨针刺双向调节胃肠动力的理论实质
2023年
胃肠动力紊乱疾病是消化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胃肠动力受SIP合胞体双向调控。合胞体中的两种胃肠道间质细胞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胃肠SMCs的收缩舒张。针刺通过双向调节SMCs等胃肠细胞可有效缓解腹泻、便秘等症状,但SIP合胞体是否为针刺双向调节胃肠动力的效应靶点尚需研究支撑。文章基于SIP合胞体的拮抗性整合效应探讨针刺双向调节胃肠动力的可能机制,为针刺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相关研究提供新切入点。
秦海燕王路席梦含李瑛
关键词:针刺胃肠动力
一种小鼠针刺束缚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鼠针刺束缚套,包括上半部套和下半部套,上半部套呈圆锥状,下半部套呈圆柱状,所述上半部套与下半部套固体连接,上半部套与下半部套中空形成容纳空腔,所述下半部套远离上半部套的一侧设有开口,下半部套正中位置设...
李瑛 许明敏王路陈颖张微 封秀梅 何昭璇王福民 熊静
文献传递
一种可调节深度和角度的实验用假针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深度和角度的实验用假针刺装置,包括T型管以及底座,所述T型管包括针管以及横管,所述针管一端与横管中部连通,横管侧面设有通孔,通孔与所述针管及横管连接处正对;底座呈圆环状,底座内侧沿径向设置成对的两...
李瑛姚俊鹏游翕王路鄢香芸杨雨晴陈思珏周思远陈丽萍
电针对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组织EGCs自噬的影响
目的:探究肠神经胶质细胞(EGCs)自噬在电针大肠合募穴改善功能性便秘(FC)小鼠胃肠传输功能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将18只雌性昆明小鼠均分为对照(NC)组、模型(FC)组、电针(EA)组。FC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
王路陈颖曹炜郑倩华周思远姚俊鹏席梦含秦海燕张微李瑛
关键词:电针功能性便秘自噬
针刺调节肠动力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肠动力异常是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现有西医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针灸为其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但由于尚未确定针灸治疗肠动力异常的治疗效果和潜在机制,限制了针灸的临床应用。文章从电生理、神经系统、脑肠肽、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阐释了针灸调节肠动力的相关机制,但仍需要更加深入、系统、全面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来明确针灸治疗肠动力异常的内在机制和最优针灸处方,进而促进针灸的推广应用。
王路许明敏曹炜王东张微李瑛
关键词:针刺
基于miR-205-5p-罗伊式乳杆菌-色氨酸代谢物途径的针刺改善FC机制研究
目的: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前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针刺治疗FC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微小RNA(miRNA)是介导菌群与宿主对话的关键调节物质。本研究从肠道菌群的miRNA调控机制入手...
王路
关键词:针刺功能性便秘罗伊氏乳杆菌
被动皮肤过敏实验制备荨麻疹样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对被动皮肤过敏实验(PCA)制备的SD大鼠荨麻疹样动物模型的影响,优化模型条件。方法:实验动物选用1.5月龄SD大鼠、致敏原为卵白蛋白(OVA),致敏方法为PCA,观察不同佐剂[弗式完全佐剂(FCA)、...
秦海燕肖显俊王路席梦含石云舟李瑛
关键词:SD大鼠影响因素
一种大鼠电针束缚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鼠电针束缚架,包括束缚架和束缚条,所述束缚架包括用于放置大鼠身体的体部架和用于放置大鼠尾部的尾部架,所述体部架呈长方体状,所述尾部架相较于体部架呈细长长方体状且尾部架设置于体部架短边一侧中间;所述束缚...
李瑛游翕姚俊鹏王路鄢香芸杨雨晴陈思珏周思远陈丽萍
文献传递
一种便于鼠类针刺实验前后取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鼠类针刺实验前后取穴装置,包括固定框、内板、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旋转螺母、第二旋转螺母、支撑腿以及固定螺栓,固定框框内空间与内板相适配,所述固定框一侧正中位置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穿过第一螺纹...
曾芳王福民熊静郭雨怡李晓银子涵王路胡远樟封秀梅许明敏何昭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