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雅琼

作品数:26 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流行病
  • 15篇流行病学
  • 8篇手足
  • 8篇手足口
  • 8篇手足口病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病原学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其他感染性腹...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腹泻
  • 2篇重症病例
  • 2篇病例
  • 1篇都市
  • 1篇疫苗
  • 1篇伤寒
  • 1篇伤寒副伤寒
  • 1篇炭疽
  • 1篇恙虫病
  • 1篇细菌性

机构

  • 16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德阳市疾病预...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冕宁县疾病预...
  • 1篇仁寿县疾病预...
  • 1篇成都市公共卫...

作者

  • 16篇刘雅琼
  • 7篇廖雪春
  • 7篇郝彩霞
  • 6篇吕强
  • 5篇袁伟
  • 5篇袁珩
  • 3篇程秀伟
  • 3篇刘伦光
  • 2篇周兴余
  • 1篇李帆
  • 1篇吴朝学
  • 1篇刘泉
  • 1篇汪立茂
  • 1篇漆琪
  • 1篇刘学成
  • 1篇魏敏
  • 1篇刘磊
  • 1篇马晓珍
  • 1篇郑红茹
  • 1篇陆婷

传媒

  • 11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20年四川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四川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了解近十年四川省细菌性痢疾疫情概况,为下一阶段科学防控菌痢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11—2020年细菌性痢疾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不同年份发病率变化用χ_(趋势)^(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1—2020年四川省累计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71459例,发病率8.77/10万。全年发病高峰为5-8月;5岁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39.70%,1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17.21%;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37.64%,其次是农民(31.66%)和学生(9.58%);地区发病水平差异明显,发病率居前3的依次是阿坝州,凉山州和攀枝花。结论2011—2020年四川省细菌性痢疾整体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但重点地区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应加大对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特别是民族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有效控制细菌性痢疾的蔓延。
郝彩霞刘雅琼袁珩廖雪春刘伦光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重症病例的资料,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年,四川省共报告手足口重症病例348例,6月为发病高峰;重症病例数最多的市(州)是成都市(66.38%);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7∶1,3岁以下幼儿占83.9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71.55%)。村(个体)诊所手足口病诊断正确率10.20%;乡镇(社区)医院诊断正确率30.00%;县医院诊断正确率44.57%,市医院诊断正确率64.67%。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以EV71为主(47.34%),EV71构成比高峰为5~7月。结论 5~7月应加强四川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救治和防控工作,重点对象为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加强对镇(社区)医院及村(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知识的培训。
袁伟吕强刘雅琼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2019-2020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分析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生、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病原,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19—2020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9—2020年四川省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81 183例,发病率48.56/10万。2019年发病率高于2020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92,P<0.001),2岁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58.53%,0岁组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27.9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46,P<0.001),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1.14%。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地区间发病水平差异明显,有明确病原学诊断的病例中,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占88.46%。结论 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防控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暴发和流行,2岁以下散居儿童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郝彩霞刘雅琼廖雪春袁珩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特征
2014-2018年凉山州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2014-2018年凉山州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凉山州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方法对2014-2018年凉山州手足口病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8年凉山州报告手足口病17266例,年均发病率为74.02/10万;重症病例179例占总数的1.04%;死亡2例,病死率为0.01%。4-6月和11-12月为发病高峰。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率沿108国道、成昆铁路向周边地区递减。男女性别比为1.40∶1。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岁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5.26%;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5.81%。实验室确诊419例,其中普通病例375例,重症病例4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病原构成EV-A71占27.21%、CV-A16占29.83%、其他肠道病毒占42.96%。结论凉山州应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病原学监测。
陆婷刘伦光刘雅琼郑灵媚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四川省EV-A71疫苗接种现状与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EV-A71疫苗接种现状,初步探讨EV-A71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发病水平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2012—2020年四川省所有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报告个案信息;EV-A71疫苗接种信息由全省21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部门上报获得。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利用Excel 2007和R 4.1.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构成比的比较选用χ^(2)检验。结果EV-A71疫苗上市后,2017—2020年四川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520656例,平均发病率为104.74/10万,重症1770例。2017—2020年四川省累计报告接种EV-A71疫苗4056913剂次,5岁以下儿童四年估算接种率依次为9.90%、13.36%、11.23%和11.52%;全省各地区间接种率差异较大,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接种率高于四川省其他地区。EV-A71疫苗接种后,手足口重症病例数大幅度下降,EVA71在确诊病例中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结论EV-A71疫苗接种可在适龄儿童中形成免疫保护,有效降低EV-A71型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率。应继续监测EV-A71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
刘雅琼郑红茹包莹吕强漆琪郝彩霞廖雪春张朝勇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2011-2014年四川省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四川省手足口重症病例的资料,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4年,四川省共报告手足口重症病例1536例,4~6月为发病高峰;重症病例数最多的市(州)是成都市,占61.59%;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3岁以下幼儿占87.32%,以散居儿童为主(66.39%)。村(个体)诊所手足口病诊断正确率13.43%;乡镇(社区)医院诊断正确率30.41%;县医院、市医院诊断正确率在50%以上。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以EV71为主(47.34%)。结论4~6月应加强四川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救治和防控工作,重点对象为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加强对镇(社区)医院及村(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知识的培训。
袁伟吕强刘磊刘雅琼郝彩霞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健康儿童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掌握健康儿童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情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家幼儿园的健康儿童,收集其大便标本用PCR方法检测,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 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3例儿童大便标本,阳性75份,隐性感染率为38.86%;3岁组的隐性感染率高于高年龄组(χ2=9.36,P<0.01);父母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越好,隐性感染率越低(χ2=8.57,P<0.05);隐性感染与性别、户籍、父母文化程度、手足口既往病史等无关。结论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幼儿园应加强对低年龄组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对父母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袁伟程秀伟刘雅琼刘泉高燕马晓珍吴小宇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12-2016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分析2012-2016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所有2012-2016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卡,整理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四川省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40 665例,年均发病数28 133例,发病率34.68/10万。3岁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54.70%,0岁组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30.11%,男女性别比为1.25∶1,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57.76%。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地区间发病水平差异明显。结论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3岁以下散居儿童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刘雅琼廖雪春袁伟吕强刘学成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
2009-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2009-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四川省2009-2015年所有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9-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66.91/10万。发病呈现春夏(4~6月)和秋冬(10~12月)2个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占97.15%,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9.67%;成都周边地区发病较高,疫情呈现由北至南的扩散特点。病原学构成主要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43.38%),其次为EV71(31.46%)和Cox Al6(25.15%)。结论 2009-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建议在全省开展EV71疫苗接种,重点人群为3岁以下儿童,优先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并逐步推广至全省范围。加强对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增强病原学监测能力;开展不同肠道病毒相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诊断与救治的研究。
程秀伟吕强袁伟刘雅琼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2014-2018年成都市龙泉驿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2014-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本地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整理龙泉驿区2014-2018年手足口病传染病报告卡和监测资料,对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8年龙泉驿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5419例,重症176例,无死亡病例。5年平均发病率344.77/10万,其中2018年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均为历年来最高。2018年发病高峰为6-10月,单峰分布,与往年季节变化曲线明显不同。发病年龄以1~3岁组最多(76.11%),男女性别比1.36∶1;以散居儿童为主(66.31%)。实验室确诊病例804例,病原学构成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71.89%)。城镇区域发病水平高于农村。结论2014-2018年龙泉驿区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大,散居儿童高发,城镇区域易发生聚集性疫情。除EV 71和CVA16外的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主要流行毒株。建议积极探讨以散居儿童为主体的社区防控模式,坚定切实落实幼托机构有效防控措施。倡导疾控和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其他肠道病毒鉴定工作。
王娅娟刘雅琼黄彬彬程秀伟周丽君昝望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