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露露
- 作品数:40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球毛壳菌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毛壳菌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中的应用,所述球毛壳菌的保藏名称为12XP1‑2‑3,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183,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9年1月23日。...
- 徐飞宋玉立王俊美张姣姣韩自行李亚红石瑞杰李丽娟刘露露
- 文献传递
- 戊唑醇不同防治时间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籽粒中DON毒素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为明确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以及减少籽粒中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积累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进行了小麦花期前后不同时间喷施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减少籽粒中DON毒素积累的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2015年‘豫保1号'和2016年‘周麦18'上,齐穗期(Ⅰ-3,DAA=-1,Zadoks=59)、始花期(Ⅱ-1,DAA=0,Zadoks=61~64)、盛花末期(Ⅱ-2,DAA=1,Zadoks=69)、灌浆初期(Ⅲ-1,DAA=4,Zadoks=71)施药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粒率和籽粒中DON毒素积累都显著减少(P<0.05),以始花期或盛花末期施药防治效果最好;抽穗盛期(Ⅰ-1,DAA=-6,Zadoks=55)和齐穗期(Ⅰ、Ⅰ-2,DAA=-2、-4,Zadoks=59)施药在病穗率上都没有防治效果,而在病粒率上显著减少(P<0.05);乳熟期(Ⅲ-2,DAA=10,Zadoks=73)施药在病穗率、病情指数和籽粒中DON毒素积累都没有防治效果。此外,齐穗期(Ⅰ、Ⅰ-2,DAA=-2或-3、-4,Zadoks=59)防治效果不稳定。2015年‘豫保1号'不施农药对照的病穗率高(85%)的条件下,齐穗期(Ⅰ,DAA=-2,Zadoks=59)喷药能显著降低病粒率和籽粒中DON毒素积累,并显著提高产量(P<0.05),2016年‘豫保1号'不施农药对照的病穗率低(14.5%)的条件下齐穗期(Ⅰ,DAA=-3,Zadoks=59)喷药能显著降低病粒率(P<0.05),但在籽粒中DON毒素积累和产量上没有防治效果,2016年‘周麦18'上齐穗期(Ⅰ-2,DAA=-4,Zadoks=59)喷药能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和病粒率,但在籽粒中DON毒素积累和产量上没有防治效果。药剂不同时期施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受到年份和发病情况的影响。
- 徐飞宋玉立杨共强王俊美赵凯韩自行李丽娟刘露露李亚红张姣姣
- 关键词:小麦小麦赤霉病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腥掷孢酵母菌17wy1、其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小麦白粉病防治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掷孢酵母菌17wy1、其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中的应用,旨在解决化学防治危害的技术问题。该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148,其微生物制剂含掷孢酵母菌17wy1或/和其代谢产物;所述微生物...
- 王俊美李亚红徐飞宋玉立韩自行刘露露张姣姣李丽娟赵凯
-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减少籽粒中DON毒素积累的效果被引量:17
- 2018年
-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减少小麦籽粒中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积累的效果,于大田人工接菌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试验,并于收获期测定了不同药剂处理的小麦籽粒中DON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下,50%多菌灵WP,30%多·酮SC,25%戊唑醇WP,25%氰烯菌酯SC和70%甲基硫菌灵WP处理中,除先喷药后接菌条件下25%戊唑醇WP在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接菌后1d喷药条件下50%多菌灵WP、25%戊唑醇WP在病粒率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30%多·酮SC在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外,各处理对小麦的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P<0.05)。各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在42.4%~83.5%,病情指数防效在44.9%~88.2%,病粒率防效在34.7%~69.4%,籽粒中DON防效在48.0%~86.9%。上述几种杀菌剂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在先喷药后接菌条件下的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接菌后1d喷药的防治效果。两种处理方式下,30%己唑醇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和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在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与清水对照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 徐飞王俊美杨共强宋玉立赵凯韩自行李丽娟刘露露李亚红张姣姣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杀菌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一株交枝顶孢霉WS-21及其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交枝顶孢霉WS‑21及其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中的应用,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株帚枝霉属交枝顶孢霉WS‑21,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343。本发明公开的帚枝霉属交枝顶孢霉WS‑21对...
- 王俊美李亚红徐飞 李丽娟刘露露张姣姣韩自行 冯超红王爽
- 小麦全蚀病菌真菌病毒种类鉴定及序列分析
- 小麦全蚀病是我国重要的小麦根部病害。为了研究小麦全蚀病菌真菌病毒情况以及致病力与真菌病毒的关系,本研究从田间采集样品,获得分离株PY116-3,为了分析分离株中含有病毒种类,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共获得7种真菌病毒,通过对...
- 万鑫茹张姣姣王俊美冯超红杨共强石瑞杰刘露露韩自行李丽娟李亚红徐飞宋玉立
-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菌真菌病毒子囊壳致病力
- 利用SLAF和BSR-seq技术筛选农家种红蚰麦抗白粉病候选基因
- 由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白粉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红蚰麦是河南省农家品种,多年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白粉病具...
- 王俊美徐飞宋玉立李亚红韩自行刘露露李丽娟张娇娇
- 文献传递
- 一种球毛壳菌及其在制备防治小麦纹枯病药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毛壳菌,球毛壳菌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globosum)12CG5‑11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8月4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993...
- 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宋玉立徐飞王俊美李亚红韩自行刘露露石瑞杰
- 文献传递
- 我国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发生危害及病原学
- 2023年
- 2019—2020年,在河南省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了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小麦灌浆期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的发病率为35%,安阳市、漯河市和南阳市零星发病。通过对变褐叶鞘进行组织分离,得到74株白色稀疏绒状真菌分离物。基于多基因(ITS、β-tublin、RPB2和EF-1α)序列分析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和菌株形态鉴定结果表明:74株分离菌株中22株为Microdochium nivale,52株为M.majus。M.nivale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大小为(11.62~26.04)μm×(2.43~4.44)μm,平均为17.07μm×3.57μm(n=240),有1~3个隔;M.majus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大小为(15.63~33.82)μm×(3.36~8.95)μm,平均为25.14μm×5.45μm(n=240),有1~6个隔。M.nivale和M.majus两种菌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均为20℃,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上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0.93和0.89 cm·d^(-1)。M.nivale在5~25℃下的平均生长速度均高于M.majus。M.nivale和M.majus在10℃条件下(PDA培养基)培养40 d后,均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团,而其他温度产生的分生孢子团较少。代表性菌株菌丝体接种‘矮抗58’的结果表明,M.nivale和M.majus对‘矮抗58’发病率均为100%,病情指数分别为14.5~33.0和11.6~28.0,两种菌的致病力相当。本研究首次发现在河南省南阳、安阳、周口和漯河,M.majus和M.nivale可以引起小麦新病害即茎基褐腐病,研究结果为小麦茎基褐腐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 石瑞杰徐飞宋玉立宋玉立刘露露刘露露李亚红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王俊美王俊美
- 关键词:致病力
- 一种预测小麦茎基腐病发病茎秆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小麦茎基腐病发病茎秆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属于植物病害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基于茎基腐病的病害等级进行呕吐毒素的含量预测。实施例中基于两年田间试验数据进行秸秆中呕吐毒素和病害级别的预测模型构建...
- 徐飞石瑞杰宋玉立王俊美刘露露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