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 作品数:7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 发文基金: 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肺表面活性物质SP-A和SP-D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0年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肺泡Ⅱ型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质和蛋白质混合物,它们可以在呼气结束时保持肺泡不塌陷,其中亲水性表面活性蛋白(Surface active protein,SP)A(SP-A)和D(SP-D)在天然免疫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SP-A和SP-D能与各种微生物和病原体的成分相互作用,具有绑定和凝集病原体的作用;二者也对细菌的生长具有直接抑制作用。 周益民 杜晓敏关键词:免疫调节机制 肺表面活性物质 病原体 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7年 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期间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探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出血量、引流用时、总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3dVAS评分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期间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周益民 杜晓敏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治疗效果 靶向免疫治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转化治疗的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行靶向免疫治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的临床效果及转化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uHCC患者共计6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靶向免疫治疗联合HAIC,并记录临床疗效,统计转化治疗成功情况,以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转化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67例uHCC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34例(50.75%),疾病稳定(SD)23例(34.33%),疾病进展(PD)10例(14.93%),客观缓解率(ORR)为50.75%(34/67),疾病控制率(DCR)为85.07%(57/67)。67例uHCC患者的转化治疗成功率为40.30%(27/67)。未转化组多发肿瘤、双叶肿瘤、肿瘤低分化、合并肝硬化、总胆红素(TBIL)水平>17.1μmol/L的占比均较转化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肿瘤(OR=2.930)、双叶肿瘤(OR=7.752)、肿瘤低分化(OR=5.603)、合并肝硬化(OR=7.890)、TBIL水平>17.1μmol/L(OR=5.261)是影响uHCC转化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HCC患者行靶向免疫治疗联合HAIC的效果确切,但肿瘤数量、肿瘤位置、肿瘤低分化、合并肝硬化、TBIL水平均会影响转化治疗成功率,需要重点关注。 康志龙 周益民 宋燕州 张昆 苏一男 魏文平 赵新 李志伟关键词:靶向免疫治疗 经动脉灌注化疗 影响因素 微小单孔VATS治疗老年原发性气胸及术后血清TNF-α、IL-1、hs-CRP的变化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微小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老年原发性气胸及术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就诊的80例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气胸拟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行基础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小单孔VATS治疗,术后7 d内行相同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血清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P<0.01)。结论微小单孔VATS治疗老年原发性气胸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佳。 周益民 刘永京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白介素-1 关于胸腔镜治疗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9年 针对罹患肺大泡以及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应用相关护理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在2015年到2018年三年之间收容诊治的120例罹患肺大泡以及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并将这12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参照组和研究组。针对参照组的患者,施行普通的护理手段,针对研究组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间的相关护理措施。对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以及住院时长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是3.5%,参照组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是25.1%,研究组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要明显比参照组的患者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长是7.3天,参照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长是11.2天,研究组的患者住院时长要比参照组的患者短,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罹患肺大泡以及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应用胸腔镜进行治疗并在患者围手术期间施行相关护理手段,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长,降低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 刘永京 高艳芳 周益民 翁镇 王伟关键词:胸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