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凡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犊牛
  • 4篇异黄酮
  • 4篇奶牛
  • 4篇黄酮
  • 4篇大豆异黄酮
  • 3篇细胞
  • 2篇犊牛生长
  • 2篇乳腺
  • 2篇乳腺上皮
  • 2篇乳腺上皮细胞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牛乳
  • 2篇腺上皮
  • 2篇腺上皮细胞
  • 2篇奶牛乳腺
  • 1篇凋亡
  • 1篇犊牛免疫
  • 1篇犊牛生长发育
  • 1篇伊犁马

机构

  • 8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肖凡
  • 7篇邵伟
  • 4篇余雄
  • 1篇姚新奎
  • 1篇曹志军
  • 1篇孟军
  • 1篇李婷婷
  • 1篇张弦
  • 1篇白建文
  • 1篇李晨晨

传媒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雌激素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及生长周期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试验旨在研究雌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通过添加MAPK/ERK信号通路阻断剂探索雌激素调控BMECs凋亡及生长周期具体的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Caspase 3及CyclinD 1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显示,对照组BMECs凋亡率极显著低于BMECs+PD98059、BMECs+E 2+PD98059组(P<0.01),Bcl-2 mRNA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BMECs+PD98059组(P<0.01),Caspase3 mRNA表达丰度显著低于BMECs+PD98059组(P<0.05);对照组细胞比例在G1期显著高于BMECs+E 2组(P<0.05),极显著低于BMECs+E 2+PD98059组(P<0.01),S期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BMECs+PD98059、BMECs+E 2+PD98059组(P<0.01),G2期细胞比例极显著低于BMECs+PD98059、BMECs+E 2+PD98059组(P<0.01);对照组CyclinD1 mRNA的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BMECs+PD98059组(P<0.01);BMECs+E 2+PD98059组的Bcl-2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BMECs+PD98059组(P<0.01),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BMECs+PD98059组(P<0.05)。结果表明,MAPK/ERK信号通路参与BMECs的增殖及细胞生长周期调节的过程,且雌激素可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BMECs的凋亡,MAPK/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由雌激素调控的细胞生长周期的进程。
武开乐库西塔别克·买买提依不拉音马静肖凡余雄邵伟
关键词:雌激素乳腺上皮细胞MAPK/ERK凋亡
饲喂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20年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喂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配对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Ⅰ、Ⅱ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除饲喂基础饲粮外,分别饲喂5、15和30 mg/kg的大豆异黄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每5 d测定平均日产奶量,每10 d测定乳成分。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60天,试验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0.77%,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Ⅱ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60%和11.34%(P<0.01);试验Ⅲ组的乳中乳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1);对照组乳中体细胞数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大豆异黄酮可以提升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和抑制体细胞数的增加,且饲喂30 mg/kg大豆异黄酮时效果最佳。
沈菲肖凡李婷婷邵伟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
伊犁马1000m速步训练赛体尺、步态特征与速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伊犁马1 000 m速步训练赛步态特征进行测定,分析步态特征对伊犁马1 000 m速步赛速度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7匹伊犁马1 000 m速步训练赛的成绩以及其中弯道(50 m)和直道(50 m)的成绩与步态特征,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对成绩与步态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 000 m速步训练赛过程中,直道和弯道中步频和步幅均与各速度参数之间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P<0.05),体高及体长与全程速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率和体躯指数与全程速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体躯指数与速度参数之间负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在直道上中要求在保持步频的同时步幅适当加大;而在弯道中步幅对速度的影响较步频小,在此阶段中增大步频对提高速度更为有利。
孟军麦尔旦江.麦提赛伊迪李晨晨姚新奎则克热亚.巴拉提阿卜杜赛买提江.图尔荪努尔麦麦提江.亚森肖凡张弦白建文
关键词:伊犁马M步频步幅
饲喂大豆异黄酮对荷斯坦犊牛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究饲喂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IF)对荷斯坦犊牛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40头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30±10)日龄荷斯坦犊牛分为4组:CON组及TG Ⅰ、Ⅱ、Ⅲ组,分别补饲0,100,300,600 mg/d大豆异黄酮。预试阶段7 d及正试阶段60d。于正试阶段0,30,60d采集犊牛血清,试验结束后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免疫及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荷斯坦犊牛血清IgA、IgG、IgM、IFN-γ、IL-1β和IL-4水平,降低血清TNF-α含量;饲喂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荷斯坦犊牛血清GSH-Px、T-AOC和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综上所述可得结论:饲喂大豆异黄酮有提高荷斯坦犊牛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作用,且饲喂剂量600 mg/d饲喂时间30 d即可达到显著效果。
肖凡李建洲李明余雄邵伟
关键词:犊牛大豆异黄酮日增重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
饲喂大豆异黄酮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腹泻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为研究饲喂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IF)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腹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4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30±10)日龄荷斯坦犊牛分为4组:CON组,TGⅠ、Ⅱ、Ⅲ组,每组10头。CON组饲喂3×2 L/d全脂酸化乳,开食料自由采食;TGⅠ、Ⅱ、Ⅲ组分别在对照组饲喂的基础上添加100、300、600 mg/d SIF。预试阶段7 d及正试阶段60 d。于正试阶段0、20、40、60 d时称(测)量犊牛体重、体尺并计算日增重,每日进行犊牛粪便评分,每周统计腹泻率和腹泻频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高于CON组且TGⅢ组日增重最高。试验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不高于CON组且TGⅢ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最低。综上所述可得结论:饲喂大豆异黄酮有提高荷斯坦犊牛增重促进生长的作用,且饲喂浓度为600 mg/d饲喂时间在40 d以上时效果最佳。饲喂大豆异黄酮有降低犊牛腹泻率的作用,且饲喂浓度为600 mg/d时效果最佳。
肖凡沈菲余雄李德民邵伟
关键词:犊牛大豆异黄酮腹泻荷斯坦牛
大豆异黄酮对荷斯坦犊牛生长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解饲喂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IF)对荷斯坦犊牛生长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4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30±10)日龄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饲喂大豆异黄酮0,100,300,600 mg/d,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于正试期第0,20,40,60天晨饲前对犊牛称重,计算1~20、21~40、41~60 d的日增重;于正试期的第0,30,60天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生长抑素(GHRIH)水平。结果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600 mg/d的试验Ⅲ组日增重和血清GH、IGF-1、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HRI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喂水平为600 mg/d的大豆异黄酮30 d能够有效改善荷斯坦犊牛的内源激素水平,从而促进其生长。
肖凡李婷婷马昕余雄邵伟
关键词:荷斯坦奶牛犊牛内源激素
不同周龄补饲燕麦干草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周龄补饲燕麦干草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行为的影响。选取75头初生重(35.6±2.3)kg的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3组饲喂同样的巴氏杀菌废弃乳+开食料,对照组不补饲燕麦干草,试验组分别在第2周(2wH组)和第4周(2wH组)补饲燕麦干草。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2wH组的犊牛断奶前期(1~6周龄)和断奶过渡期(7~8周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wH组(P<0.05)。2wH组和4wH组的犊牛断奶前期、断奶过渡期、断奶后期(9~10周龄)以及全期(1~10周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wH组和4wH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wH组和4wH组的犊牛断奶体重和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wH组和4wH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70日龄时,2wH组和4wH组的犊牛体斜长和腹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wH组与4wH组犊牛1、56、70日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3)2wH组的犊牛躺卧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wH组(P<0.05)。对照组的犊牛开食料采食时间显著高于2wH组(P<0.05),但总采食时间显著低于2wH组和4wH组(P<0.05)。2wH组和4wH组的犊牛反刍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营养性口腔行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较4周龄添加燕麦干草相比,2周龄添加燕麦干草能有效促进犊生长发育,减少犊牛的非营养性口腔行为,改善动物福利。
李婷婷李婷婷刘帅陈天宇沈菲肖凡肖凡曹志军
关键词:犊牛
IGF-Ⅰ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和乳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三代乳腺上皮细胞进行培养,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25,50,75μg/mL的IGF-Ⅰ,对照组仅添加与试验组等体积的完全培养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用三酰甘油的表达量,用Western-blot法测定培养12,24,48,72小时时的细胞乳蛋白中α-酪蛋白和κ-酪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25μg/mL IGF-Ⅰ的试验Ⅰ组,细胞乳脂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组乳蛋白的表达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IGF-Ⅰ对BMECs乳脂和乳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库西塔别克·买买提依不拉音武开乐马静肖凡沈菲邵伟余雄
关键词:乳腺上皮细胞乳脂乳蛋白三酰甘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