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远
-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近年来,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逐渐向年轻化、低龄化发展,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与其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结合,通过抑制IFN-γ、TNF-α和IL-2的产生来抑制Th1、Th17和Tc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同时维持Treg细胞功能,以此发挥抗肿瘤免疫的负性调控作用。本文围绕Tim-3/Galectin-9通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导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这一机制,对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王志远高峰
-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9及Th9表达特征及检测价值研究
- 2022年
-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IL-9 及 Th9 表达特征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 2022 年 5 月我院 83 例 UC 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 检者 83 例设为对照组,入院后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及外周血,经酶法测定血 清 IL-9 水平,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 Th9 水平。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 同病情程度者 IL-9、Th9 水平,并统计分析 IL-9、Th9 水平与 UC 病情程度关联性。 结果:研究组 IL-9、Th9 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不同病情程度 UC 患者 IL-9、 Th9 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多重比较,中度患者 IL-9、Th9 水平高于轻 度,重度患者高于中度(P < 0.05);Pearson 检验可知,IL-9、Th9 水平与 UC 病情 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UC患者 IL-9及 Th9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其增高幅度与 UC 病情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临床实际可通过监测其水平对疾 病进行评估。
- 马欣李紫琼王志远高峰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IL-9TH9
- 血清25羟维生素D及细胞因子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判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UC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145例UC患者。患者入院次日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IL-1β、IL-6、IL-8和TNF-α,入院第3日肠镜检查评估Mayo内镜评分(MES)。分析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MES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各指标对中重度UC的诊断效能。结果 UC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及TNF-α的水平随疾病内镜下活动度的加重而升高,25羟基维生素D反之(P<0.05)。单项指标中,IL-6对中重度UC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67);除TNF-α外其余指标联合[Logit (P)=-3.564+维生素D×-0.277+IL-17×0.978+IL-6×0.297+IL-8×0.054]具有最高诊断效能(AUC为0.993)。结论 血清25羟维生素D、IL-1β、IL-6、IL-8、TNF-α的水平与UC活动度相关,对于中重度UC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联合指标检测价值更高。
- 代梦莹黄晓玲王志远刘欢郭杰洁哈丽娜·哈力克高峰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活动度
- Peutz-Jeghers综合征伴癌变、直肠脱垂1例
- 2023年
-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多发性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为主要特征,同时增加了恶性肿瘤发生风险[1]。与PJS相关的恶性肿瘤可分为胃肠道型和非胃肠道型,其中,结直肠癌是PJS患者中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有研究报道[2],PJS患者结直肠癌患病风险高达39%,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慢性疾病[3].
- 王志远高峰
-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直肠癌直肠脱垂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lncRNA Mirt2表达与Th9/Treg细胞失衡的关系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lncRNA Mirt2表达与Th9/Treg细胞失衡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97例UC患者(UC组)和9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记录临床资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lncRNA Mirt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9、TGF-β、IL-4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9、Treg细胞。分析血清lncRNA Mirt2表达水平与UC患者的临床参数、Th9/Treg及IL-9、TGF-β、IL-4间的相关性。结果UC组血清lncRNA Mirt2表达水平(0.75±0.16)显著低于对照组(1.13±0.10)(P<0.05)。病变时间≥2年、活动期、临床活动度重度者血清lncRNA Mirt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病变时间<2年、缓解期、临床活动度为轻度和中度者(P<0.05)。与对照组相比,UC组Th9、Th9/Treg、IL-9显著增加,Treg、TGF-β、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缓解期相比,活动期Th9、Th9/Treg、IL-9水平升高,而Treg、TGF-β、IL-4水平降低(P<0.05)。UC组血清lncRNA Mirt2表达水平与Th9、Th9/Treg、IL-9呈负相关(r=-0.496、-0.535、-0.517,P均<0.05),与IL-4、Treg、TGF-β呈正相关(r=0.461、0.459、0.476,P均<0.05)。结论UC患者血清lncRNA Mirt2表达水平下调与疾病活动性、活动期严重程度及病程相关,并且与Th9/Treg细胞失衡有关。
- 马欣李紫琼李紫琼王志远王曼木克热木·依明尼亚孜王志远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 因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就诊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具有消化道相关症状的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危险因素,为合并相关消化道症状患者诊治及预防提供临床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9月因消化道症状就诊于自治区人民医院患者364例,采用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actulose hydrogen-methane breath test,LHMBT)检测被研究者中发生SIBO情况,其中合并SIBO患者157例归为病例组,无SIBO的2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利用spss2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SIBO发生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汉族、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高BMI患者中SIBO发生率更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般临床临床症状中,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患者SIBO发生率59.9%高于无大便不成形患者发生率30.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消化系统其余疾病中,合并胃息肉、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IBO发生率相比无上述疾病患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显示糖尿病(OR=0.409,95%CI 0.206~0.814,P=0.011)、高BMI值(OR=1.101,95%CI 1.028~1.179,P=0.006)、幽门螺旋杆菌感染(OR=0.521,95%CI 0.304~0.891,P=0.017)、大便不成形(OR=0.313,95%CI 0.192~0.511,P<0.001)、合并结直肠息肉(OR=0.409,95%CI 0.244~0.684,P=0.001)及结肠溃疡(OR=0.468,95%CI 0.229~0.956,P=0.037)是合并相关消化道症状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肥胖、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易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中大便不成形的表现更为突出。溃疡性结肠炎及合并结直肠息肉患者更易发生SIBO,及时有效识别SIBO人群对于合并上述症状的消化科就诊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郭杰洁黄晓玲刘欢代梦莹王志远高峰
- 关键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幽门螺旋杆菌结直肠息肉结肠溃疡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可视灌肠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可视灌肠装置,涉及灌肠装置技术领域。该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可视灌肠装置,包括设置在可视灌肠装置本体上的主机、灌肠软管以及输液管插口,且主机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灌肠软管的底端内部设...
- 黄晓玲刘欢李鹏惠文佳郑晓萌代梦莹刘卫东王志远郭杰洁贺欢马春婷胡佳丽陈文婷张辰飞赵乾汇祖比燕·艾尼娃尔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9、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9、IL-22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中Th9、Th22细胞频率及其细胞因子IL-9、IL-22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CRC患者设为CRC组,另选择同期该院2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收集入组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外周血Th9细胞和Th22细胞频率、IL-9和IL-22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上述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CRC组的外周血中Th9、Th22细胞频率和IL-9、IL-2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h9、Th22细胞频率和IL-9、IL-22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及有无肝转移患者的外周血中Th9、Th22细胞频率和IL-9、IL-22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IL-2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h9、Th22细胞频率和IL-9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h9细胞与IL-9、Th22细胞与IL-22、Th9细胞与Th22细胞均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中Th9、Th22细胞频率及其细胞因子IL-9和IL-22表达水平对CRC患者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价值。
- 王志远李紫琼马欣高峰
- 关键词:结直肠癌TH细胞
-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常用血液指标对乳糜泻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乳糜泻(CD)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常用血液指标水平的变化,以及其对C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53例CD患者设为CD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体质量指数(BMI)、SII及常用血液指标[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计算BMI、SII和上述血液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各项指标单项或两两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CD组的SII、WBC、PLT、ES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BMI、Hb和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虽然这些指标诊断CD的AUC均较大、特异度均较高,但敏感度均较低。进一步对其中AUC较大的指标(Hb、ALB、PLT、SII、ESR、BMI及WBC)进行两两联合诊断CD的效能分析,结果显示ALB联合PLT诊断的AUC最大(0.875),敏感度为75.47%,特异度为93.40%;其次为SII联合ALB诊断的AUC(0.860),敏感度为73.58%,特异度为85.53%;Hb联合PLT诊断的AUC为0.838,敏感度为67.92%,特异度为90.57%;WBC联合ALB诊断的AUC为0.837,敏感度为79.25%,特异度为78.62%。上述各项指标两两联合诊断CD的效能均优于单项诊断。结论ALB与PLT、SII与ALB、Hb与PLT、WBC与ALB联合检测均具有较高的CD诊断价值。
- 史甜冯燕胡佳丽王志远高峰
- 关键词:乳糜泻血液指标
- 细胞外组蛋白H4对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MAPKs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组蛋白H4对小鼠淋巴细胞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方法收集Raw264.7细胞分为低浓度刺激组、高浓度刺激组及对照组,分别加入50μg/m L、100μg/m L组蛋白H4及不做任何处理,采用FCM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选取既能诱导细胞凋亡又具有较低细胞毒性的组蛋白刺激浓度进行后续实验。组蛋白H4在去除脂多糖污染后,使用筛选浓度刺激Raw264.7细胞,分别在刺激开始0、5、10、30、60、120 min收取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磷酸化ERK(p-ERK)、p-JNK、p-p38蛋白表达。分别使用ERK通路抑制剂、JNK通路抑制剂、p38通路抑制剂、DMSO细胞冻存液预处理Raw264.7细胞1 h,作为ERK抑制组、JNK抑制组、p38抑制组、阴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做处理,每组分别给予或不给予筛选浓度的组蛋白刺激,采用FCM法检测各组给予或不给予组蛋白刺激的细胞凋亡率。结果低浓度刺激组、高浓度刺激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低浓度刺激组、高浓度刺激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浓度刺激组晚期细胞凋亡率及死亡率较低浓度刺激组增高(P均<0.05)。考虑到细胞毒性,选取50μg/m L作为组蛋白H4的刺激浓度。p-ERK蛋白表达在组蛋白刺激10 min及30 min时均高于0 min时,且在30 min时达到高峰,在60 min及120 min时降至初始水平;p-JNK蛋白表达在组蛋白刺激10 min及30 min时均高于0 min时,且在10 min时达到高峰,在60 min及120 min时降至初始水平(P均<0.05);p-p38蛋白表达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组蛋白刺激的Raw264.7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没有组蛋白刺激的细胞(P均<0.05),ERK1、JNK及p38抑制组组蛋白刺激、不刺激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外组蛋白H4刺激可促进淋巴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
- 骆婷婷张瑞王志远王志远
- 关键词:组蛋白细胞凋亡MAPKS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