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彬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病毒
  • 3篇核酸
  • 3篇病毒核酸
  • 2篇诺如病毒
  • 2篇儿童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分型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因子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移植前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阴性
  • 1篇致敏患者
  • 1篇人类白细胞
  • 1篇人类白细胞抗...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感染

机构

  • 10篇昆明市儿童医...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农业职业...
  • 1篇云南开放大学

作者

  • 10篇许彬
  • 2篇杨光能
  • 2篇黄海林
  • 2篇李小娟
  • 2篇杜廷义
  • 1篇高静
  • 1篇胥冀
  • 1篇冯星星
  • 1篇奎莉越
  • 1篇沈茹
  • 1篇周百灵
  • 1篇苏琴

传媒

  • 3篇分子诊断与治...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病毒学报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检试剂的性能验证及评价
2024年
目的对一种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检试剂的主要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以满足临床检测需要。方法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的《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GL039):2019》文件要求,对临床实验室使用的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试剂的符合率、精密度、最低检出限、交叉反应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该检测试剂盒精密度良好,CV<5%;对6种病原体随机组合的检出符合率均为100%;最低检出限为1.0×10^(3)copies/mL;与临床常见病原体,如新冠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博卡病毒无交叉反应;干扰物加入25%的血液、0.15mg/mL的奥司他韦和142ng/mL的利巴韦林,检测结果与对照样本无显著差异。结论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检试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可常规应用于临床检测。
何维芝赵景霖杨翾蒋立许彬韩定睿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
不同提取及扩增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性能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磁珠法和释放剂法2种核酸提取方法及扩增时长不同的2种荧光PCR试剂盒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性能进行比较,为医疗机构对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以及核酸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定值质控品稀释成1000、500、250、125、62.5和31.25 copies/mL 6个不同梯度浓度,根据不同的提取方法与扩增试剂将实验分为3组:第1组为磁珠法提取试剂+普检试剂(提取+普检),第2组为磁珠法提取试剂+快检试剂(提取+快检),第3组为释放剂+快检试剂(释放+快检)。根据结果比较分析各组检测方案在不同浓度下的批内重复性和灵敏度。每组实验均设置空白、阴、阳对照,在对照结果成立的前提下进行结果判读。结果模板浓度≥500 copies/mL时,3种组合双基因检出率均能达到100%;在模板浓度为250 copies/mL及以下时,释放+快检组出现漏检;在模板浓度为62.5 copies/mL及以下时,提取+快检组出现漏检;在模板浓度为31.25 copies/mL时,提取+快检组出现漏检。磁珠法提取试剂+普检试剂组合灵敏度及批内重复性最好;释放剂+快检试剂组合用时较磁珠法提取试剂+普检试剂组合少约100 min。结论磁珠法提取试剂+普检试剂组合灵敏度最高,释放剂+快检试剂组合用时最少,检验的组合应结合检测对象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及临床表现合理选择方案。
何维芝许彬蒋立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核酸
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后遗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了解手足口病病毒和可能与疾病发展相关病毒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模式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有助于临床的对症治疗及预防控制该疾病的蔓延。本文就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一线工作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选择合适的HFMD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欧晓燕许彬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基因多态性与HBV携带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V携带组和既往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HLA-A抗原的基因型,将HBV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HBV既往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LA-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HLA-A2阳性数占比47.49%,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1.29%;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频率总体与中华骨髓库发布的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A等位基因表一致。HBV携带组HLA-A2阳性数占比63.0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42.23%,携带者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既往感染组HLA-A2阳性数占比56.1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5.97%,既往感染组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A2基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的易感基因。
帅莉杨帅叶峻杰杨景成付晓野许彬刘红伟周律康细林高静
关键词:HLA-A2
2021例腹泻患儿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腹泻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该院2021例腹泻患儿诺如病毒(NoV)及轮状病毒(RV)感染状况,为该地区儿童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在2018年1-12该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样本2021例,采用PCR检测NoV、金标法检测A群RV,并分析NoV和RV在不同月份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感染状况。结果2021例腹泻患儿粪便样本中,NoV和RV总阳性率为70.06%,其中NoV、RV和NoV+R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9.29%、34.83%和5.93%。NoV和RV全年均有感染,NoV流行高峰期主要集中9~12月;年龄段为0~<24个月患儿的RV阳性率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为0~<24个月患儿的NoV+RV阳性率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腹泻患儿中NoV及RV阳性率较高且具有流行病学特征,RV及NoV+RV混合感染好发于2岁以下患儿,该研究对积累相关资料,为当地儿童腹泻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胥冀李荣杰麻明彪史应萍杨光能杜立孙载鑫张应娇许彬
关键词:腹泻诺如病毒轮状病毒
肾移植前HLA配型对抗体阴性和阳性低致敏患者移植后10年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低致敏患者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患者移植后10年生存率的差异。方珐通过对97例肾移植术前HLA配型结果的观察,将PRA阳性百分率在10.71%~32.14%的低致敏患者与PRA阴性患者分为致敏组和非致敏组,在肾移植10年后生存率是否有差异的随访比较。结果在97例尸体肾移植受者中,肾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百分率在10.71%~32.14%之间的有23例,占23.71%;另外,有74例移植术前为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占76.28%;目前移植肾10年后,有47例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有8例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术前检测PRA为10.71%~32.14%,占28.57%;计算肾移植患者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和阴性所占百分率与肾移植术后10年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和阴性所占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移植10年后,47例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其中,有8例PRA阳性检测为10.71%~32.14%的肾移植患者HLA-A、B、DR、位点6个抗原错配l^2个抗原;有20例PRA检测为阴性的肾移植患者HLA—A、B、DR、位点6个抗原错配1~2个抗原;有19例PRA检测为阴性的肾移植患者HLA_A、B、DR、错配3个或以上抗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HLA配型可提高移植肾的10年生存率,在良好的HLA配型的基础上PRA阳性百分率为10.71%~32.14%的低致敏受者与PRA阴性的受者10年生存率无差异。
帅莉许彬苏琴
关键词: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
56℃加热灭活对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56℃、30 min的加热灭活病毒方法对甲型流感病毒以及乙型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月期间本院检测的47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核酸检测阳性(其中21例为甲型流感病毒,26例为乙型流感病毒)以及14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口咽拭子标本,分别采用56℃、30 min的加热灭活方法和未灭活处理的常规方法进行qPCR检测,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核酸检测结果。结果在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加热后阳性结果符合率为100%,在流感病毒阴性标本中加热后阴性结果符合率为100%;甲型流感病毒未灭活的循环阈值(Ct)值为(26.98±5.07),加热后Ct值为(27.95±4.76),乙型流感病毒未灭活的Ct值为(24.83±3.77),加热后Ct值为(24.80±3.32),两种流感病毒加热后及未灭活Ct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流感病毒加热后与未灭活的Ct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采用56℃、30 min加热灭活病毒的方法,对口咽拭子标本的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的qPCR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影响。
周百灵杨光能陈俊伶冯星星许彬奎莉越杜廷义
关键词:病毒灭活流感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与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软组织感染、肺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A)杀白细胞毒素基因(pvl)、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tst-1)和α-溶血素基因(hl-α)在儿童SA软组织感染、肺炎中的检出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诊断为SA软组织感染和SA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离、收集其病原菌,并记录患儿相关资料和临床指征。革兰染色镜检和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株;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SA菌株pvl、tst-1以及hl-α。结果共纳入75例患儿,其中34例为SA软组织感染,30例为SA轻症肺炎以及11例为SA重症肺炎。在软组织感染组中pvl检出率(52.94%)最高,其次为重症肺炎组(36.36%),轻症肺炎组中检出率(20%)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l+SA肺炎患儿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均高于pvl-SA肺炎患儿,舒张压也比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1在重症肺炎组中检出率(72.72%)最高,其次为软组织感染组(29.41%),轻症肺炎组中未检测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1+SA肺炎患儿的体温和呼吸频率均高于tst-1-SA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率和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α在软组织感染,轻、重症肺炎组中均检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l主要常见于儿童SA软组织感染,且可导致SA肺炎患儿病情加重;tst-1与儿童SA重症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tst-1的检测对儿童SA重症肺炎的诊断和病情预判有潜在价值;hl-α在儿童SA软组织感染及肺炎中均有较高检出率,无明显特异性。
麻明彪黄海林许彬李小娟李珏世淑兰王海平杜廷义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PVL
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非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20年昆明市腹泻患儿中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株的分子分型及耐药基因特征,为儿童非伤寒沙门菌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至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实验室确诊的41例沙门菌感染病例的相关信息,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B内酰胺类耐药基因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确诊的41例沙门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1岁以下儿童占到了确诊数的44%,男性患儿明显高于女性;在分离的41株沙门菌中,30株为鼠伤寒沙门菌,部分菌株分子分型相似性系数较高;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对部分青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了100%,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及blaCTX-M3/6、blaOXA1在分析的菌株中携带表达较高。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是昆明市地区儿童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菌株间较高的同源性提示患者有相同暴露源的可能,携带耐药基因blaTEM及blaCTX-M3/6、blaOXA1是造成菌株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海平许彬黄海林李珏李小娟欧晓燕蒋立
关键词:非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耐药基因儿童
昆明地区儿童感染的GII型诺如病毒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了解昆明地区诺如病毒在儿童中的流行特征和分型特点。统计整理昆明地区哨点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内的1588例通过荧光定量PCR鉴定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阳性的病例资料,包括检测时间、年龄及性别,分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到其中荧光定量结果显示病毒相对含量较高的485份儿童腹泻标本,通过逆转录PCR方法成功获得107-ORF1和94-ORF2基因序列信息,进一步进行分子分型。昆明地区2018年11月开始,检出NV的病例逐步增加,至2019年1月,NV检出率开始降低。NV相关性腹泻的易感人群为3岁前幼儿,其中1岁以下患儿占40%,1岁~3岁患儿占56%,其余3岁~16岁患儿仅占4%。分子分型结果显示,流行株根据ORF1分为GIIP16、GIIP12、GII31三种亚型,依据ORF2的结果,属于GII.4、GII.2、GII.3个分支。Tajima中性检验预测RdRp(GII.P16),RdRp(GII.P31),VP1(GII.3),VP1(GII.3)的D值分别为-2.03,-1.51,0.14,-1.13,其中大部分D值小于0。其中VP1(GII.3)的D值为正值,有别于其他大部分预测结果,原因可能是样本量不足,需要在未来扩大样本量开展研究。NV对儿童的感染率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在3岁以下儿童感染NV患病率较高。病毒呈季节性流行,主要集中在11月到次年2月。针对儿童患者,昆明地区同时流行3种不同基因型病毒株,优势流行株为GII.P31-GII.4。对突变频率较高的样本进行分析,其基因进化不遵循中性模型,需要进一步对病毒间基因重组进行分析。
王莹曾洪艳代雷阳许彬沈茹贺晓丽邱丽娟
关键词:诺如病毒分子分型急性胃肠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