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AAP20和RAD51C基因敲减对肺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敲减范可尼贫血(FA)通路上游FAAP20和下游RAD51C基因对人肺癌Calu-1细胞株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FAAP20和RAD51C基因的si RNA(FAAP20-si RNA和RAD51C-si RNA),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他们分别和同时转染于人肺癌Calu-1细胞株。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 RNAs转染后细胞FAAP20和RAD51C蛋白的表达以验证转染效率,并检测FANCD2蛋白单泛素化水平;CCK-8法测定转染前后的细胞增殖率;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前后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观察转染前后细胞核内FANCD2蛋白核聚小体的形成。结果:与转染前比较,转染FAAP20-si RNA和RAD51C-si RNA后经顺铂处理的Calu-1细胞FAAP20和RAD51C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表明转染有效。敲减FAAP20基因后顺铂诱导的FANCD2蛋白单泛素化水平降低,核聚小体形成减少,而RAD51C基因敲减对FANCD2蛋白单泛素化和核聚小体形成并无明显影响。敲减FAAP20或RAD51C基因均可增强顺铂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作用,同时共敲减这两个基因则进一步增强顺铂对Calu-1细胞的杀瘤效应。结论:敲减FAAP20和RAD51C基因可增加Calu-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FAAP20和RAD51C基因的DNA损伤修复功能并不完全作用在同一条路径(范可尼贫血通路)。
- 陈康李坚李玫瑜
- 关键词:SIRNA顺铂肺癌细胞
- 苦参素对肺癌A549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肺癌A549细胞是否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0.5、1.0、2.0、4.0 g/L)苦参素处理后的细胞增殖率。采用SPSS11.5软件计算苦参素作用48 h时肺癌A549细胞的IC20值,并以此作为后续实验的加药浓度。随机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单纯放疗组、药物联合放疗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癌A549细胞经不同条件处理48 h时Ku70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素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这一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耐性(P均<0.05)。肺癌A549细胞经苦参素处理后48 h的IC20值为0.9 g/L。单纯放疗组中Ku70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药物组、药物联合放疗组的Ku70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同等照射剂量的对照组及单纯放疗组(P<0.01)。结论苦参素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其放疗增敏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Ku70 mRNA及蛋白表达,进而削弱肺癌A549细胞DNA损伤修复机制来实现。
- 史卫林李坚陆建保陈萍陈康
- 关键词:肺肿瘤苦参素
- 抑制肺鳞癌细胞FANCM和USP1基因对顺铂的增敏效应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抑制FANCM和USP1基因后,人肺鳞癌SK-MES-1细胞株FA/BRCA通路激活状态以及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方法: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FANCM-siRNA和USP1-siRNA分别和共转染于SK-MES-1细胞株,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转染后FANCM和USP1蛋白表达,并检测转染前后经DDP处理后细胞FANCD2蛋白单泛素化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核内FANCD2核聚小体表达。CCK-8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生存率的变化;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前后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FANCM-siRNA和USP1-siRNA后,SK-MES-1细胞中FANCM和USP1蛋白表达均较转染前明显降低。转染FANCM-siRNA后经顺铂诱导的FANCD2单泛素化水平和核聚小体表达明显下调;转染USP1-siRNA后,顺铂诱导的FANCD2单泛素化水平和核聚小体形成明显增加;转染USP1-siRNA后细胞生存率和细胞凋亡率高于转染FANCM-siRNA,同时共转染USP1-siRNA+FANCM-siRNA后细胞对顺铂的致敏效应与转染USP1-siRNA相似。结论:沉默FANCM和USP1基因后,通过阻断FA/BRCA通路,抑制其DNA修复功能,导致SKMES-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高,其中沉默USP1基因的增敏效应更为明显。
- 李玫瑜李坚陈康
- 关键词:肺鳞癌细胞顺铂SI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