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芊瑞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织物
  • 2篇艺术
  • 2篇聚合物光纤
  • 2篇交融
  • 2篇光纤
  • 2篇发光
  • 2篇纺织
  • 1篇当下
  • 1篇导电纱
  • 1篇导电纱线
  • 1篇电源
  • 1篇电源设备
  • 1篇艺术领域
  • 1篇艺术属性
  • 1篇针织
  • 1篇针织布
  • 1篇针织物
  • 1篇织布
  • 1篇织品
  • 1篇织物结构

机构

  • 5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皇家艺术学院

作者

  • 5篇陈芊瑞
  • 2篇区伟文
  • 2篇白玉力
  • 1篇蔡灿明

传媒

  • 1篇饰(北京服装...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就当下时尚品牌与艺术领域交融现象看时尚的艺术属性被引量:1
2008年
虽然早在19世纪中期现代时尚诞生起,时尚已开始与艺术领域相交织,但是时尚和艺术的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变得越发亲密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段时期。近些年来,两者的交融在时尚产业中已经形成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本文结合艺术史学家巴特曼舍恩(Batschmann)、艺术哲学家迪凯(Dickie)的艺术理论,以及路易·威登、爱玛仕两个相关案例,从艺术化的展示空间以及与艺术家跨界设计产品两方面分析了这股方兴未艾的时尚和艺术全面交融的潮流中时尚的艺术走向:在此情景中,是否可以说时尚已经成为艺术;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时尚是否会因为纯艺术世界广泛而深入地涉入而最终演变为艺术。
白玉力陈芊瑞区伟文蔡璨明
关键词:艺术交融
时尚的艺术变脸——时尚产业艺术潮之解析
2008年
"时尚是否属于艺术"这一问题从20世纪80代早期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近些年来,服饰产业与视觉艺术领域的深入合作更形成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这一现象的出现让这个问题在今天更为值得探讨。在此背景下,结合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of Art)服装馆馆长理查德.马丁(Richard Martin)的艺术理论,当今服装营销领域新兴的经营策略,以及凯特.斯贝德(Kate Spade)、利瓦伊斯(Levi's)等相关案例,分析了当今时尚与艺术的联姻潮流是否意味着时尚已经演变为艺术。
白玉力陈芊瑞区伟文蔡灿明
关键词:艺术交融
智能纺织物
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纺织物。该智能纺织物包括:沿纬线方向编织的第一导电纱线、热致变色纱线和聚合物光纤;所述第一导电纱线的两端分别绣有沿经线方向延伸的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纱线用于在所述电极通电时发热,使得纺织物的温度发生变化;...
李晴陈芊瑞陈俊榕
发光针织物和发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针织物和发光装置。该发光针织物包括纬编针织布和聚合物光纤。纬编针织布通过将纱线沿纬线弯曲以生成线圈和将所述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线圈包括第一线圈。聚合物光纤的侧面具有缺口,从而允许光沿侧面射出,聚合物...
陈芊瑞陈安静
文献传递
一种轻薄化的交互式发光纺织品设计开发
2024年
交互式纺织品将光和色彩运用于传统纺织品,以增强其美观性和功能性,且可应用于时尚、家居和医疗等不同领域。该研究将机织技术与电子集成和激光刻蚀等先进技术相结合,设计开发交互式发光纺织品“纽转”,并通过探索纺织品结构和工艺设计,实现发光纺织品的轻薄化设计和集成化设计。该研究通过交互式发光纺织品的设计开发,在纺织品和用户之间建立了互动平台,并在该过程中探索了跨学科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创造性潜力。
葛兰陈芊瑞
关键词:发光机织工艺机织物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