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桂林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篇整体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切削刃
  • 1篇网络
  • 1篇铣刀
  • 1篇铣削
  • 1篇铣削力
  • 1篇立铣
  • 1篇立铣刀
  • 1篇结构参数
  • 1篇结构参数优化
  • 1篇BP神经
  • 1篇BP神经网
  • 1篇BP神经网络
  • 1篇参数优化

机构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成都飞机工业...

作者

  • 2篇曾桂林
  • 2篇刘均
  • 1篇邹益胜
  • 1篇赵淑军
  • 1篇刘蕾

传媒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BP神经网络在立铣刀结构参数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钛合金薄壁件的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速度快,并且工件容易变形,其主要因素是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文章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dvant Edge FEM铣削仿真数据,建立整体式立铣刀结构参数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切削预测模型进行了切削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整体式立铣刀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切削实验证明,优化后的刀具参数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从而有效地改善过程中刀具的切削性能和工件的加工质量。
赵淑军曾桂林刘均马术文
瞬时铣削力数学模型及验证被引量:6
2016年
在实际铣削加工中,由于铣削的断续性以及铣刀的多齿性,使得铣削力呈动态变化,动态变化的铣削力是造成工艺系统振动和工件变形的主要因素,因此建立准确的动态铣削力预测模型,是研究铣削加工工艺参数优化、铣刀结构参数优化和加工表面形貌预测的基础,并且对指导实际加工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微元铣削力为基础,通过计算某一时刻参与铣削的切削刃长度构造瞬时铣削力数学模型,并且结合试验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此模型为优化铣削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均曾桂林邹益胜刘蕾
关键词:铣削切削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