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豫

作品数:17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气藏
  • 6篇盆地
  • 5篇四川盆地
  • 5篇储层
  • 4篇气藏预测
  • 3篇地震
  • 3篇须家河组
  • 3篇AVO
  • 2篇灯影组
  • 2篇地震预测
  • 2篇盐岩
  • 2篇有利区预测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气水
  • 2篇气水识别
  • 2篇区块
  • 2篇阻抗反演
  • 2篇含气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5篇李新豫
  • 12篇包世海
  • 10篇曾庆才
  • 8篇陈胜
  • 6篇张连群
  • 5篇欧阳永林
  • 5篇黄家强
  • 3篇闫海军
  • 2篇何东博
  • 2篇杨青
  • 2篇贺佩
  • 2篇贾爱林
  • 2篇姜仁
  • 2篇郭建林
  • 2篇常鑫
  • 2篇李璇
  • 2篇张静
  • 1篇代春萌
  • 1篇潘春孚
  • 1篇王兴

传媒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断层地层圈闭识别中的应用--以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为例被引量:9
2011年
白垩系清水河组在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由沙湾凹陷向隆起高部位层层超覆尖灭,北西—南东向断裂成排成带分布,易形成断层与地层超覆型复合圈闭。地震相干分析技术对识别小断距断层有较大的帮助,分频和振幅类地震属性的结合可有效识别薄砂层组超覆尖灭线,沿层振幅类属性特征可识别研究区各期砂层发育期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的分布,进一步预测砂体的发育区。构造解释与地震属性的结合可评价圈闭储层发育特征,指出研究区第二期砂层组发育5个断层地层圈闭,圈闭内砂体发育,具有重要勘探价值,其中A圈闭、C圈闭是下一步首选勘探目标。
周路李新豫吾许克陆鹏付立李先艳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震属性
利用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方法识别页岩气储层甜点——以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40
2017年
四川盆地长宁区块是中国最早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地区,但以往地震工作量投入相对较少,尚未精细刻画出页岩气商业开采的"甜点区"。为此,基于测井及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等资料,通过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和建模,确定页岩气储层甜点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应用全道集叠前反演技术预测了总有机碳含量(TOC)、优质储层厚度、地层脆性及地层压力等关键评价参数的平面分布情况;应用模糊优化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甜点的空间展布。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页岩气储层甜点具有明显的低密度、低纵波速度、低泊松比、低纵横波速度比特征,且TOC越高,上述特征越明显;(2)优质页岩储层(Ⅰ、Ⅱ类区)在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界上部约30 m范围内,平面上主要分布于三维地震区块的中部,建议优先开发;(3)Ⅲ类储层区各项关键评价指标均较低,建议选择性开发。
陈胜赵文智欧阳永林曾庆才杨青侯华星盖少华包世海李新豫张连群常鑫
关键词:页岩气岩石物理三维地震四川盆地早志留世
“两步法反演”技术在致密砂岩气藏预测中的应用——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石河子组盒8段为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且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而且有效砂体重叠模式复杂、连通性差,气水关系复杂,不同含气、含水砂岩之间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如何应用地震技术预测含气有利区成为该区块天然气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在综合分析目的层储层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了"两步法反演"含气性预测技术,首先应用分频反演方法预测砂体富集区,在此基础上利用波阻抗反演方法预测砂岩的含气性,再将2种方法预测的结果有机地结合,预测出苏X区块盒8段的含气有利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多解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预测出含气有利区。
李新豫曾庆才包世海黄家强
关键词:波阻抗反演盒8段苏里格气田
川中X区块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地震预测
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大面积、低丰度、致密岩性气藏类型,资源潜力巨大,是四川盆地增储上产的重要层系,但该类气藏储层薄、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非常复杂,如何提高含气富集区(甜点)预测精度和建立气水识别方法是须家河组气藏勘探...
李新豫包世海曾庆才陈胜黄家强贺佩张连群
关键词:气水识别AVO
川中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被引量:6
2016年
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大面积、低丰度、致密岩性气藏类型,资源潜力巨大,是四川盆地增产上储重要层系;但该类气藏储层薄、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非常复杂,如何提高含气富集区(甜点)预测精度和建立气水识别方法是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最关键的问题。从储层岩石物理分析和模型正演等基础研究入手,深入分析不同岩性组合下气层和水层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ade variation with offset,AVO)响应特征,建立了一套以AVO叠前道集、近远道叠加剖面对比分析为基础,AVO主振幅主频率技术为核心的须家河组致密气藏检测及气水层识别新思路和新方法,生产应用效果显著。
包世海李新豫欧阳永林曾庆才陈胜王兴张连群
关键词:气藏预测气水识别
匹配追踪子波分解重构技术在气层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4年
川中地区震旦系岩溶风化壳储层缝洞系统复杂、非均质性强、上覆泥岩对储层地震反射的影响较大,使储层地震响应及AVO特征均不明显,给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带来了较大困难。运用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子波分解重构技术有效剔除了泥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子波分解重构技术可将以往只能从宏观上整体描述的地震数据分解为不同形状、不同频率和不同能量的子波,然后根据需要对分解得到的子波进行合理的重构,其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均较高,为含有强反射干扰的复杂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陈胜欧阳永林曾庆才包世海李新豫杨青
关键词:储层预测
地震曲率体技术在九龙山气田珍珠冲组砾岩储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砾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岩性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受裂缝发育带控制作用非常明显的特点。提出应用地震曲率体技术对砾岩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和分布状况进行预测的方法,阐述了地震曲率体裂缝预测技术的原理,应用该方法对四川九龙山地区砾岩储层进行了裂缝预测,进而对该地区天然气富集区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和岩心观察结果十分符合,说明用地震曲率体技术对该地区进行裂缝预测是可行的。
陈胜曾庆才包世海黄家强姜仁常鑫李新豫葛兰
关键词:砾岩储层
川中地区须二段气藏地震预测陷阱分析及对策——以龙女寺区块为例被引量:4
2020年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近年来既无重大勘探发现又无很好的开发经济效益,究其原因是对须二气藏富集区的分布认识不清。通过研究总结了须二气藏富集区地震预测中存在3类致命预测陷阱:①没有充分认识须二段有效储层纵向分布位置及其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②须二上段泥岩夹层发育,泥岩夹层和有效储层反射特征相似;③气层与水层、干层地震反射特征差异小;形成了模型正演识别纵向上不同位置储层反射特征、地震分频反演识别泥岩、叠前AVO技术区分气层、水层、干层等针对性技术对策,在川中地区龙女寺区块须二段气藏预测中进行了应用,新完钻井预测符合率达到90%以上。这些技术提高了须二上段气藏预测精度,有效地支撑了须二段气藏勘探开发工作。
李新豫张静包世海张连群朱其亮闫海军陈胜
关键词:地震反射特征模型正演须二段
塔中地区鹰山组储层分布规律与地震预测被引量:9
2015年
塔中气田以往以"串珠"作为钻探目标,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气田开发中发现"串珠"并不是含气储层的主要特征,需要对塔中气田鹰山组储层分布规律重新认识。研究认为,鹰山组受差异溶蚀和走滑断层分割双重因素控制,储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层状",平面上为"块状"分布特点,而不是呈孤立分布的"串珠"。鹰山组气层、水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振幅差异小,传统的"亮点"技术无法对含气储层有效识别。通过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多参数交会分析和AVO模型正演说明,泊松比为鹰山组储层含气性最敏感的弹性参数,气层地震反射属于第三AVO类型,用AVO近远道表征和主振幅主频率地震预测技术可以有效预测鹰山组气层,在研究区见到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钻井的证实。
欧阳永林曾庆才郭晓龙代春萌潘春孚李璇包世海李新豫
关键词:碳酸盐岩泊松比
古老岩溶型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四段气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超深古老岩溶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气藏,含气面积广、储量规模大,同时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井位优选难度大,开发指标论证难度高,开发初期气藏处于边际效益,国内外无同类气藏成功开发经验...
闫海军何东博贾爱林位云生郭建林李新豫夏钦禹
关键词:四川盆地岩溶碳酸盐岩气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