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大蹼铃蟾
  • 1篇亚洲象
  • 1篇预警
  • 1篇日活动节律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省级自然保护...
  • 1篇双团棘胸蛙
  • 1篇天蓝色链霉菌
  • 1篇破碎化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栖息地保护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紫杉烷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蝌蚪
  • 1篇无人机
  • 1篇无人机技术

机构

  • 6篇云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6篇刘宇
  • 5篇陈明勇
  • 1篇刘宇
  • 1篇刘宇
  • 1篇王兴红
  • 1篇郑水
  • 1篇王方
  • 1篇刘汉博
  • 1篇王佳冠

传媒

  • 2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四川动物
  • 1篇林业建设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云南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四种哺乳动物日活动节律及活动模式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马关县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进行为期5个月的持续监测,共收集到哺乳动物照片2 904张,鉴定得到哺乳动物10种,隶属2目6科,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主;采用时间相对丰富度、日活动差异指数及昼夜指数对鼬獾(Melogale moschata)、果子狸(Paguma larvat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 4种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4种动物均为夜行性动物,但具有各自不同的日活动节律。同种物种在不同月份的日活动差异指数差异明显,推测与天气、猎物活动及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体现了它们对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
刘宇缪华蒋桂莲姚冲学王智红王方姜志诚张志中刘德军陈明勇
关键词:日活动节律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技术的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分布调查被引量:5
2018年
2017年1—12月,采用红外相机对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开展调查监测。在野生绿孔雀潜在分布区共布设96台红外相机,累计工作日11 482个,共捕获2 873张独立有效照片,记录到野生兽类5目7科8种,鸟类5目9科12种。在布设的96个红外相机位点中有37个位点拍摄到野生绿孔雀的图像,捕获1 370张绿孔雀独立有效照片。根据调查结果,结合3S技术,作出了绿孔雀分布图。结果显示,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分布于者竜、老厂、新化等5个乡镇/街道的6个片区,呈斑块状分布,且这些区域均位于保护区之外,栖息地的破碎化导致各种群间无法交流,急需开展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工作。
王方姚冲学刘宇张宏雨陈明勇
关键词:破碎化栖息地保护
利用天蓝色链霉菌转化7-木糖紫杉烷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紫杉醇是目前临床治疗癌症的一线化疗药物,资源紧张,价格昂贵。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7-XDT)在红豆杉中含量可达紫杉醇的10倍,脱除木糖基后生成的10-脱乙酰紫杉醇(10-DAT)经乙酰化可生成紫杉醇。通过木聚糖平板对不同菌株进行筛选,从52株供试微生物中,发现27株在木聚糖平板上生长良好。经转化实验筛选,发现一株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YUCM 410115)具有转化7-XDT为10-脱乙酰紫杉醇的能力。菌体细胞经破碎离心后,沉淀及上清液均无转化反应出现,而发酵液的硫酸铵沉淀物则可以转化7-XDT生成10-DAT,表明该菌株能产生一种胞外紫杉醇-7-木糖苷酶,发酵液酶活为6 268U。首次发现天蓝色链霉菌能够产生紫杉醇-7-木糖苷酶,为7-XDT转化生产紫杉醇提供了新的酶源。
刘宇郑水刘汉博王佳冠王兴红
关键词:天蓝色链霉菌紫杉醇
双团棘胸蛙的两性异形被引量:1
2020年
2019年4月,分别测量采自云南昆明禄劝县的40只(20♂,20♀)双团棘胸蛙成体的体长、头长、头宽等16项形态特征指标,并检验和分析其两性异形特征。结果表明:雄性平均体长为(88.02±2.37)mm(n=20),雌性平均体长为(87.45±2.08)mm(n=20),雄性与雌性平均体长比为1.007,异形指数为0.01;双团棘胸蛙的体长和体质量在两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雄两性15项形态特征与体长均有极显著相关性;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双团棘胸蛙的眼间距、上眼睑宽、前臂及手长、前臂宽和腿或后肢全长这5项形态特征在两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雄性的眼间距、上眼睑宽、前臂及手长、前臂宽和腿或后肢全长随体长的生长速率大于雌性。性选择假说能解释双团棘胸蛙的两性异形现象。
姚冲学王智红王方刘宇陈明勇
关键词:双团棘胸蛙两性异形
无人机技术在中国野生亚洲象调查研究及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9年
回顾了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分布调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亚洲象野外调查研究的难度,发现采用常规野生动物调查方法开展野生亚洲象野外调查、研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获得准确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数据;同时,亚洲象与人的冲突越来越严重,采用常规野生动物调查研究方法开展监测与预警既危险又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并及时向当地居民发出监测预警信息。自2016年6月以来采用的无人机技术,可以在确保调查、监测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准确、完整的亚洲象分布、数量、活动轨迹等信息,并发出准确的预警信息,充分显示了无人机的优越性,并在我国野生亚洲象调查、研究、监测及预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无人机技术在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监测预警、受伤及受困野生亚洲象野外救护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并展望未来在亚洲象调查研究、监测预警及保护管理中更广泛的应用,为将来完善无人机技术提供参考。
王方郑璇马杰王智红刘宇刘宇刘宇刘宇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亚洲象预警
密度对大蹼铃蟾蝌蚪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初探
2019年
为了分析密度对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蝌蚪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将大蹼铃蟾蝌蚪分别饲养在A组(30只/L)、B组(60只/L)和C组(90只/L)3个不同的密度条件下,每天定时定量喂食和换水,每隔5 d测量和记录1次蝌蚪的全长、尾长、体宽和死亡数,并用相关性和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全长、尾长和体宽都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相关性系数r值为:A组
姚冲学王方王智红吕婷刘宇肖剑陈明勇
关键词:大蹼铃蟾蝌蚪生长发育存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