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虎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腰椎
  • 2篇切口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功能
  • 2篇老年
  • 2篇股骨
  • 2篇关节功能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质疏...
  • 1篇腰椎骨质疏松
  • 1篇腰椎退变
  • 1篇腰椎退变性
  • 1篇腰椎退变性疾...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置钉
  • 1篇置入
  • 1篇伤口

机构

  • 8篇如皋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刘文虎
  • 2篇丁健
  • 1篇崔益华
  • 1篇戴永平
  • 1篇刘元兵
  • 1篇陈诚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分析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如皋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59例患者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这些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坐骨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术后1年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并使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本组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其手术的时间平均为(78.5±23.8)min,其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48.2±14.3)ml。这些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Har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32,P<0.05)。结论 :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洪克建顾本进倪俊林刘文虎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成人股骨颈骨折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颈骨折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1 月因股骨颈骨折入院手术治疗的 400 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 188 例,女 212 例;年龄 65~88 岁,平均 (78.3±10.6) 岁。按致伤原因分为:跌倒伤 93 例、车祸伤 58 例、外伤 249 例。按照术后是否存切口部位感染,分为感染组 (n=382) 和未感染组 (n=18)。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切口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损伤、肥胖 (BMI ≥ 28)、风湿病、服用激素及贫血史均是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而其它变量均与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不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BMI ≥ 28、糖尿病、服用激素、贫血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均是切口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Hosmer-Lemeshow 检验结果显示多因素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可 (χ^2=9.645,P=0.213)。结论糖尿病、BMI ≥ 28、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贫血均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乐礼祥丁健洪克建顾本进刘文虎陈诚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外科伤口
C臂机引导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松所致骨折
2017年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松所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0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所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研究这52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遵循随机、对照以及平均的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26例。观察组在C臂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PVP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椎体高度[(72.55±10.69)%]、下腰部功能活动情况[(46.53±3.62)分]、后凸Sobb角度[(13.22±2.24)°]、生活质量[总分(65.85±12.36)分]以及疼痛程度[(0.96±0.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椎体高度[(64.09±10.61)%]、下腰部功能活动情况[(65.25±5.39)分]、后凸Sobb角度[(14.85±3.12)°]、生活质量[总分(55.96±10.39)分]以及疼痛程度[(2.45±0.69)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松所致骨折,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洪克建顾本进倪俊林崔月华刘文虎
关键词:C臂机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3年
研究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01月-2023年03月到本院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病人4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疗法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可明显的提升疗效,降低病人腰痛程度,改善其腰椎功能,值得运用。
刘文虎洪克建倪俊林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疼痛感
Krachow法垂直缝合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髌骨骨折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Krachow法垂直缝合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RockwoodⅢ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Krachow法垂直缝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5.97±0.48)分和(5.95±0.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下降,且B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44±0.54)分,明显低于A组的(3.64±0.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52.48±5.48)分和(53.56±5.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升高,且B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91.09±5.26)分,明显高于A组的(78.11±5.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6/30),明显高于B组的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achow法垂直缝合固定术治疗RockwoodⅢ型髌骨骨折的疗效较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倪俊林洪克建刘文虎戴永平
关键词:髌骨骨折
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有预防关节复位丢失的优势被引量:22
2017年
背景: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处理相当棘手,治疗不当常遗留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及扁平足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和普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76例,94足,根据钢板类型分为普通钢板内固定组和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2组观察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Bohler角丢失角度及不良反应;并对2组骨质疏松患者bohler角丢失度数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以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跟骨影像学指标(Bohler角)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3)相对于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骨质疏松患者的Bohler角丢失度数较小;(4)结果提示,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各项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锁定钢板在预防关节复位丢失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仍需要大样本的深入研究。
刘文虎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器骨科植入物跟骨关节内骨折普通钢板锁定钢板
后路置钉不同置钉角度置入和置钉密度对老年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2025年
分析后路置钉不同置钉角度置入和置钉密度对老年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12月本院收治老年脊柱骨折患者66例,按照患者置钉具体角度差异分成向上置钉组、平行置钉组、向下置钉组,根据置钉密度不同分为低密度组、高密度组,分析组间Cobb角、椎体前缘、后缘高度以及VAS、生活质量。结果 高密度与低密度组之间各种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向上置钉组患者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后缘高度以及VAS与其他二组存在差异。结论 临床可以选择低密度及向上置针方案为后路弓根螺钉矫形融合术方式,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刘文虎刘元兵崔益华
关键词:脊柱骨折
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后方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经后外侧切口行THA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术式,对照组不给予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血流变学指标变化;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肌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220.37±37.51) ml,对照组为(228.94±36.93) m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5.08±1.91)天,对照组为(15.49±2.58)天,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术后引流量为(113.57±45.72) ml,少于对照组(209.68±51.97) ml,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802);术后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全血粘度[(4.25±1.36),(4.31±1.28) mPa·s]、血浆粘度[(1.71±0.19),(2.46±0.43)mPa·s]、红细胞比容[(37.91±2.37),(38.02±2.40)%]、红细胞刚性指数[(5.60±0.84),(5.66±0.71)]均较术前下降(P=0.000),红细胞变形指数[(0.88±0.04),(0.89±0.03)]较术前上升(P=0.000),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70%)高于对照组(45%),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组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有效肌力较对照组高。结论经后外侧入路行THA术中修复关节囊和外旋肌群能有效降低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少,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洪克建丁健刘文虎房红生顾本进
关键词:关节脱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