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塚本膦巳

作品数:1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东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耳石
  • 1篇凤鲚
  • 1篇SR
  • 1篇CA
  • 1篇EPMA
  • 1篇长吻

机构

  • 1篇东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窦硕增
  • 1篇曹亮
  • 1篇大竹二雄
  • 1篇于鑫
  • 1篇塚本膦巳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基于EPMA的耳石Sr:Ca比分析及其在鱼类生活履历反演中的应用实例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利用基于电子探针(EPMA)的耳石Sr:Ca比和Sr含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水域刀鲚、凤鲚、带鱼和长吻的生活履历及生活史型。结果发现,刀鲚中除存在淡海水洄游性个体生活史型外,还存在出生并生活于河口或近海的非洄游性个体生活史型,其平均耳石Sr:Ca比在不同水环境履历的基准值为:淡水<2.0×10-3、河口(3.5—6.0)×10-3、海水>6.0×10-3。凤鲚中也有出生并生活于河口水域的个体(4.8×10-3)和出生于河口或近海水域(>7.8×10-3)、周期性地迁徙于二者之间的个体两种生活史型。带鱼(4.9×10-3)和长吻则分别表现出其个体均一的近海和淡水生活史履历。研究结果证实了鱼类耳石内Sr含量水平遵从海水>河口>淡水生活履历这一特征。但受鱼类所经历的水温、盐度等环境史变化及鱼类自身的生理发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耳石内Sr的沉积量水平存在显著的种间或种内差异。这些差异显著的独特元素标识是识别鱼类个体生活履历和重新构建鱼类生活史的重要元素指纹。
窦硕增横内一樹于鑫曹亮大竹二雄塚本膦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