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当前我国狂犬病流行特征与暴露后处置进展被引量:10
- 2009年
- 韩茂昌韩明
-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 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死因分布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由安徽省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系统获得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死亡资料,分析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以及死因顺位等指标,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以描述死亡率年均变化情况。结果: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668.80/10万,粗死亡率(/10万)分别为640.58、652.10、 659.32、 723.46 (APC=3.10%, P=0.356),年均粗死亡率男性(735.93/10万)高于女性(598.52/10万)(χ2=1148.724,P<0.01)。前3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1.51%,P<0.01),恶性肿瘤具体死因中,前3位分别是肺癌、胃癌以及肝癌。各年龄组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以及起源于围产期的某些情况是导致0~4岁年龄组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5~14岁中首位死因是意外伤害;15~44岁和45~64岁组首位死因均是恶性肿瘤;≥65岁组脑血管系统疾病是首位死因。意外伤害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64%,P<0.01),各年龄组意外伤害死因中具体种类顺位有所差异。结论:安徽省滁州市居民的主要健康威胁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癌症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 解萍林小洁陈森科韩明高步刚
- 关键词:死因分析死因监测死因顺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