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鹂

作品数:54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2篇杨梅
  • 21篇果实
  • 12篇果实品质
  • 10篇栽培
  • 9篇凋萎
  • 8篇凋萎病
  • 7篇种质
  • 6篇土壤
  • 6篇梅果
  • 5篇杨梅果实
  • 5篇基因
  • 4篇设施栽培
  • 4篇树体
  • 4篇衰弱
  • 4篇基因分型
  • 4篇分子标记
  • 3篇育种
  • 3篇植物
  • 3篇商品果率
  • 3篇树势

机构

  • 54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江苏省太湖常...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浙江长芯光电...
  • 1篇台州市黄岩区...
  • 1篇文成县现代农...
  • 1篇杭州市临安区...
  • 1篇浙江省农业技...

作者

  • 54篇孙鹂
  • 48篇戚行江
  • 48篇张淑文
  • 38篇梁森苗
  • 32篇郑锡良
  • 3篇李岗
  • 2篇张启
  • 1篇程敬丽
  • 1篇沈阿林
  • 1篇洪春来
  • 1篇赵金浩
  • 1篇喻曼
  • 1篇方云
  • 1篇王卫平
  • 1篇王艳丽
  • 1篇许育新
  • 1篇朱凤香
  • 1篇李有贵
  • 1篇黄颖宏
  • 1篇姚燕来

传媒

  • 14篇浙江农业科学
  • 4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园艺学报
  • 2篇果树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云南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浙江柑橘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现代园艺

年份

  • 2篇2025
  • 28篇2024
  • 15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1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糖醋比引诱剂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
2025年
果蝇是影响杨梅生产效益的危害之一,引诱剂是诱杀果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对杨梅果实品质指标与果蝇虫口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总酸含量、柠檬酸含量、苹果酸含量、草酸含量与虫口数量均为显著性正相关;进一步调整了糖醋比例,配制了包含微生物源诱杀剂的高糖醋比(2∶1)、低糖醋比(1∶2)果蝇引诱剂,并设置了罗幔栽培、促早设施栽培等不同的栽培方式,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果蝇的防治效果,其中促早设施栽培果蝇防治效果最高(77.57%),罗幔栽培次之(71.96%),低糖醋比引诱剂防治效果(65.58%)显著高于高糖醋比引诱剂(32.87%);明确了低糖醋比引诱剂的使用参数,在采前20 d左右,悬挂在树体离地1.5 m左右的外围树枝上,间隔1棵树挂1瓶(约间隔10 m),防治效果可达64.01%,该方式是一种防治效果明显、低成本、长持效的果蝇诱杀技术。
梁森苗俞浙萍王静波孙鹂戚行江张淑文
关键词:杨梅果蝇引诱剂
一种增加杨梅果实类黄酮和总酚的棚膜促成栽培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杨梅果实类黄酮和总酚的棚膜促成栽培方法及用途,包括以下步骤:选地选种、搭建大棚、覆膜条件、温度调控、控梢修枝、花果管理、采摘揭膜,其中搭建大棚时大棚采用渡锌管和脚手架组合搭建,大棚顶部覆第一层膜,在距...
梁森苗张淑文戚行江 陈海豹 俞浙萍孙鹂
伴生植物对杨梅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以伴生植物鼠尾草、波斯菊、紫云英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丁岙杨梅土壤养分、枝叶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伴生植物波斯菊能显著提升杨梅土壤中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7.9%、51.3%、23.8%;波斯菊和紫云英处理对丁岙杨梅新梢和叶片生长均有一定促进作用,梢长分别比对照增加8.1%、8.8%,叶面积较对照提高6.6%、8.4%;波斯菊处理对果实品质的提升作用显著,硬度、维生素C、总氨基酸、总糖、总酚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8%、32.4%、10.9%、16.9%、8.9%。综上,该研究筛选到适宜丁岙杨梅生长的伴生植物波斯菊,对杨梅土壤养分改良、枝叶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升均有显著作用。
俞浙萍梁森苗张淑文孙鹂郑锡良任海英单琳雯戚行江
关键词:杨梅伴生植物波斯菊果实品质
木质素基苯醚甲环唑纳米颗粒构建及防控杨梅凋萎病研究
2023年
杨梅凋萎病传染性强,发病快,给杨梅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木质素基材料因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活性官能团较多,已广泛应用于纳米药物递送领域。为寻求具有缓释功能的药剂,以便更好地防控杨梅凋萎病,以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以下简称Di)为供试药剂,用苯甲酸酐对木质素磺酸钠(LS)进行疏水性改性后,负载Di制备了纳米颗粒Di@BLS,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DL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TSI)对样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QuEChERs方法提取叶片中的Di,研究Di@BLS在杨梅中的吸收转运情况;最后对收集的杨梅病枝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Di@BLS对杨梅凋萎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BLS载体浓度为1%、料药比为5:1、质量浓度为0.2%的SDS用量条件下制备的Di@BLS平均粒径为135.2 nm,该配方在大量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同时,可以保持与苯醚甲环唑微乳剂(Di ME)相近的制剂稳定性;吸收转运和田间试验均证实Di@BLS能延缓Di的降解,比Di ME在杨梅体内持留时间更久;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显示,Di@BLS对杨梅凋萎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的EC50值为0.643μg/mL,与Di ME的接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200μg/mL质量浓度下,相比Di ME,Di@BLS可降低杨梅凋萎病发病率2.3%。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颗粒Di@BLS在杨梅体内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和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为杨梅凋萎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张启张家栋方云熊秋雨王嵘程敬丽孙鹂赵金浩
关键词:木质素磺酸钠苯醚甲环唑
一种杨梅生草栽培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适用于果树生草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杨梅生草栽培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杨梅栽培方法在杨梅树下栽种伴生植物,伴生植物可以为波斯菊、鼠尾草、紫云英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有效改善杨梅生长土壤,提升杨梅果实品质,进一步可以减少...
俞浙萍张淑文孙鹂戚行江 任海英梁森苗郑锡良
3种诱导剂对杨梅凋萎病抗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4年
研究了壳聚糖、茉莉酸甲酯、乙酰水杨酸等3种诱导剂对杨梅凋萎病抗性、枝叶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15年生深红种杨梅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诱导剂,测定凋萎病病情指数、新梢和叶片生长、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壳聚糖、茉莉酸甲酯能显著降低杨梅凋萎病病情指数,相对诱导效果达46.41%、33.91%。3种诱导剂对杨梅新梢和叶片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壳聚糖、茉莉酸甲酯的作用较为显著,梢长分别比对照增加23.8%、22.1%,叶面积较对照提高19.2%、11.2%。壳聚糖、茉莉酸甲酯对果实品质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综上,本研究筛选到2种能诱导杨梅凋萎病抗性的诱导剂,壳聚糖和茉莉酸甲酯对杨梅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升均有显著作用,上述2种诱导剂的应用将对今后杨梅凋萎病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俞浙萍张淑文梁森苗孙鹂任海英郑锡良戚行江
关键词:杨梅诱导剂凋萎病果实品质
杨梅衰弱病根际土壤真菌的定量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杨梅衰弱病在杨梅主产区发生严重,但其成因尚未明确。为明确根际土壤真菌与衰弱病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来自仙居、临海和兰溪3个不同地区的健康植株和衰弱植株的根际土壤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4种与连作障碍相关的土壤真菌进行了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杨梅根际真菌群体的含量比较丰富;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p.)和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在发病植株根际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与杨梅衰弱病呈正相关关系;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p.)在发病植株根际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植株,与杨梅衰弱病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建立了杨梅根际土壤真菌的快速检测体系,明确了健康株和衰弱株根际真菌菌群的差异,为杨梅衰弱病的研究和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任海英王程安俞浙萍戚行江孙鹂
关键词:MORTIERELLAVERTICILLIUMPENICILLIUM
用于预测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测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KASP分子标记,其SNP位点位于杨梅5号染色体第9,667,472位碱基,利用该单碱基差异设计了KASP引物组合,可用于快速精准地鉴定杨梅该位点的基因分型,选出杨梅果实可溶...
张淑文戚行江俞浙萍孙鹂
杨梅生态健康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2023年
杨梅(Myrica rubr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多年生果树,其果实酸甜可口,风味独特,富含丰富的营养及药用成分,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1]。近年来,杨梅产业高速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之一,全省种植面积达8.8×10^(4) hm^(2),年产值约60×10^(4)t。
孙鹂张淑文郑锡良俞浙萍梁森苗戚行江
关键词:栽培技术生态健康药用成分杨梅产业经济作物
基于重测序的杨梅InDel标记开发与果实性状关联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基于杨梅(Myrica rubar Sieb.et Zucc.)重测序数据,开发了覆盖基因组的InDel标记,以10份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果实性状统计分析、群体结构与聚类分析、关联分析与基因预测。结果显示:10个果实外观性状中变异系数在0.64%~7.13%之间,13个果实品质性状中变异系数在2.05%~12.09%之间,总酸变异系数最大,试材表型变异范围较大;92个InDel标记在10份种质中均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出293个位点,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等位变异位点3.18个;群体结构与聚类分析表明,试材可分为2个亚群,分别是以‘荸荠种’和‘东魁’为代表材料的亚群,并且3个优株均与代表材料间存在核苷酸差异;关联分析发现,24个InDel标记关联到22个性状和77个位点,其中2个标记与6个性状关联,5个标记与4个性状关联,说明在杨梅中也普遍存在不同性状的连锁遗传现象;通过对关联基因预测,共检测到5个相关功能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中开发的高质量InDel标记为杨梅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鉴定基础,筛选到的候选基因为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淑文俞浙萍孙鹂武祥琪梁森苗郑锡良戚行江
关键词:杨梅优株INDEL标记果实性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