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丽
-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专家作者与学术新手间的摘要修辞对比研究
- 2015年
- 以60篇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为语料,以Santos(1996)的五语步模型为分析框架,重点探讨了专家作者与学术新手在学术论文摘要修辞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1)两类作者均视研究"内容""方法"与"发现"为常规语步,但在研究"背景"与"方法"语步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2)两类作者均偏好"背景-内容-方法-发现-结论"的语步构建模式,但专家与新手运用此模式的频率为3:1。(3)两类作者均倾向以"现在时态"呈现研究"背景""内容"与"结论",但其运用频率在研究"内容"语步差异显著。上述研究发现对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研究与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 王月丽
- 关键词:摘要写作学术论文修辞结构应用语言学
- 模糊限制语probably的类联接典型范式及其情态功能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的研究发现:1)与probably共现频数最高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预见了模糊限制语probably最常用的语法构式为"be+probably+adj.+n."与"will/would+probably+v."。2)模糊限制语probably有居中的句法位置趋向,主要发挥认知评价与缓和语气,调节人际关系的语用功能。3)模糊限制语probably的类联接典型范式具有精确话语信息、表达礼貌意义以及传达认知评价的主、客观情态取向的三重情态功能,其情态意义表达强度呈现强弱渐进的变化趋势。
- 王月丽
-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搭配类联接情态功能
- 大学英语口语教材编写认知与实践探索被引量:2
- 2017年
- 在全球经济文化深度融合与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下,英语的交际功能日益突显,这对大学英语口语教材编写提出了新挑战。反思我国当前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口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发现,大学英语口语教材编写应批判吸收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在"任务型教学"中体现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鲜活素材、递进设计与多模态化手段,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思辨创新能力。
- 王月丽谢娜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口语教材
- 学术文本中“人称参与型评述序列”的语料库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学术文本往往以特定的语言型式,传递大量命题信息,同时对所述命题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重要性实施评鉴。以语料库驱动的方法,探讨英美专家学术文本中人称参与型多元评述序列在型式、意义与功能层面上的共选行为。研究发现,学术文本以不同的"人称参与型评述序列"聚焦研究活动的不同侧面、突显学术研究的自觉性、创新点和可信度。在小句级阶上考察人称系统介入下的评述序列,能拓展学术文本分析视角,对培养学习者的读者意识和个人参与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王月丽
- 关键词:语料库驱动
- 学术论文摘要语类的意义发生模式被引量:6
- 2017年
- 以SFL的语境语言模型为指导探索学术论文摘要语类的意义发生模式,可有效规避现有研究局限于"语步"构式、从话语社团"文化规约性"视角对其进行表层描写的不足。研究发现:学术论文摘要属宏观命题性话语,其语类结构呈"纲要式"倾向,依次由"引介研究背景"、"概述研究过程"、"阐述研究意义"三个阶段构成,分别在确立研究理据、展示研究信/效度、肯定研究价值的修辞动机推动下,彰显研究的重要性、科学性和价值。本研究对学术语篇语义研究与学术读写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王月丽
- 关键词:学术论文摘要语类研究
- 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的评价建构模式研究
- 2017年
- 对"及物性"过程类型的选择及其对"参与者"及"环境成分"的处理,体现了专业学术语篇的交际内容及交际目的。研究发现,学术论文摘要语篇中的评价具有较强的隐性特质,主要以语法隐喻与分级量化、强化、聚焦的模式建构。英汉学术论文摘要在评价建构模式上的异同反映了中西方在科学意识形态上的趋同性及各自语言形态与社会文化语境对学术话语的规约与限制。这对学术语篇评价分析及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王月丽
- 关键词:学术论文摘要语法隐喻
- 语感与外语教学的界面
- 2014年
- 语感受言语主体所属社会文化、认知心理和语言本体三大因素的制约,是言语主体的知识、认知和情感的有机融合。我国目前外语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矛盾,语感的普遍性、可习得性,内隐学习的独特优势及其与外显学习的辩证统一关系表明,外语教师积极将语感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中,以语感教学推动外语教育发展是必要、科学而切实可行的。
- 王月丽杨国栋
- 关键词:语感外语教学语感教学
- 语料库辅助语言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阐释被引量:1
- 2016年
- 从Wittgenstein"意义即使用"的语言哲学观至Firth的"语境意义论",再到Sinclair基于语料库的"意义单位"研究,确立了基于频数的语言观。在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要聚焦于日常用语中高频词的典型意义和典型短语范式,不仅需要语料库辅助语言教学理念的指导,还必须经历一个多方位、动态发展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的加工过程。
- 王月丽
- 关键词: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语言教学
- 教育话语语境重构研究引论:功能、机制与意蕴被引量:4
- 2018年
- 语境重构调控教育语境的重构过程,支配学术话语的移位与转化,主导教育话语的生成。它是权势阶层重塑话语操作空间、渗透意识形态的有效机制,也是调节知识形态分类强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合法化语码机制是语境重构的核心,也是教育话语产生、分布、建构与评价等合法性的控制与衡量机制。教育语境重构的理论深化有助于明晰教育话语的生成过程,唤起更深刻理性的教育政策协商,为我国教育发展研究及未来教育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 王月丽
- 关键词:语境重构教育话语
- 学术书评语篇的对话性建构策略研究
- 2014年
- 在协商多声性介入视角下对学术书评语篇对话性语用策略和语义资源的研究发现:第一,学术书评语篇在书评作者、书籍作者及假定读者开启对话空间和抑制对话空间的两大语用策略实践中构建对话关系,实现人际意义协商。第二,低值情态资源和中立性转述动词多被用来引入书籍作者或学术同行的声音,开启对话空间,而表达显见或情理之中、否定或意料之外的副词,表达让步或转折关系的连词及"第一人称(单数)+认知性动词"的语法构式等语义资源常被用来抵制协商可能性,抑制对话空间。
- 王月丽徐宏亮
- 关键词:对话性学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