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永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波相位对比及地震多属性识别非构造圈闭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地震反射波的解释中,利用强相位对比法识别层序界面及非构造型圈闭是极不可靠的。因此,提出了波相位对比解释方法和波的振幅同相性对比原则以及波的对比解释合理性检查。针对层序地层对比及非构造圈闭的识别,应采用波相位对比法及地震多属性综合地质解释等方法。这些方法是刻画地层岩性圈闭的有效方法。
- 吴采西刘萍赵长永潘立君马辉树周作铭
- 关键词:相位对比地震多属性层序界面
- 准噶尔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39
- 2022年
-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叠合盆地,近50年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是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的一个典型实例。基于准噶尔盆地最新勘探发现和已有研究认识,文章总结了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了重大勘探领域,以此为勘探战略选区提供依据,丰富和发展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结果表明,准噶尔多期盆地类型叠加演化过程中,纵向上形成了"三层楼"成藏组合;横向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隆、坳构造格局相互叠置,多期叠合的改造形式和强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结构,决定了油气聚集与分布具有地区差异性。油气富集规律表现为烃源岩对油气分布具有首要控制作用;盖层、断裂、古构造、不整合以及沉积相对油气的分布具有次级控制作用。盆地富烃凹陷斜坡区中深层-深层、南缘冲断带、陆梁隆起石炭系以及中-下二叠统页岩油(气)等领域是未来风险勘探部署有望获得战略突破的现实领域。准噶尔叠合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的性质,决定了这类盆地勘探的长期性和油气发现的多阶段性。
- 唐勇宋永何文军赵龙赵龙杨海波赵长永郑孟林费李莹
- 关键词:冲断带深层油气页岩油气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成因来源及勘探潜力被引量:20
- 2022年
-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陆上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但天然气勘探进展缓慢,已有发现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部和南部。基于天然气的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现了4种类型的天然气。第Ⅰ类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二叠统风城组湖相烃源岩,可进一步细分为Ⅰ_(A)(主要来自沙湾凹陷)和Ⅰ_(B)(主要来自玛湖凹陷)两个亚类。第Ⅱ类天然气为沙湾凹陷深部石炭系和下二叠统佳木河组高-过成熟腐殖型烃源岩生成的煤型气。第Ⅲ类天然气为第Ⅰ和第Ⅱ类天然气的混合气。第Ⅳ类天然气为油藏破坏后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而形成的次生生物成因气。白垩纪,沙湾凹陷风城组、佳木河组和石炭系烃源岩生成的大量高成熟煤型气和油型气沿断裂和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体系运移至构造高部位成藏,而玛湖凹陷风城组烃源岩主体仍处在生油高峰,生成少量低熟油型气在凹陷内及边缘聚集。上述发现证实了准噶尔盆地西部上古生界发育石炭系(含佳木河组)和风城组两套规模有效气源岩,揭示了新的天然气勘探领域。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气-源对比和成藏过程恢复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深化了对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的认识。
- 龚德瑜赵长永何文军赵龙孔玉梅马丽亚王瑞菊吴卫安
- 关键词:碳同位素勘探潜力天然气准噶尔盆地
- 中拐—五八区二叠系佳木河组—石炭系储盖体系划分及特征
- —五八区佳木河组及石炭系地层岩性复杂,既有正常沉积岩,又有火成岩,造成了储层、盖层类型多种多样;且二叠系佳木河组地层沉积厚度大,平面上岩性变化快,由此导致了储盖组合研究十分复杂,单一的对某一储盖组合进行研究意义不大.因此...
- 赵长永杨海波陈磊钱永新
- 关键词:佳木河组
-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短期旋回内薄层砂体的预测被引量:7
- 2023年
-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广泛发育薄层砂体,储层厚度约为10~20 m,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薄层砂体预测难度较大。为此,通过测井曲线、钻井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将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2个中期旋回、6个短期旋回。在每个短期旋回内,利用地震切片技术优选了6个地震反演切片,通过此方法识别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厚度约为140 m)内低位期、湖侵期、高位期、湖退期、湖侵期、湖泛期6个不同时期砂体的沉积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腹部地区地震资料可识别精度为中期旋回,在地震等时界面内提取多张地震反演切片,选取与井的短期旋回相对应的反演切片,6张反演切片有效地识别了短期旋回内薄层砂体的空间展布和叠置关系,把井的高频信息充分扩展到整个空间上。该方法既发挥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又发挥了井的高分辨率的作用,克服了地震分辨率的不足,深化了对短期旋回内薄层砂体沉积规律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 赵长永陈希光李俊飞宋志华常少英单祥郭华军厚刚福
- 关键词:薄层砂体预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震切片准噶尔盆地
- 富孔熔结凝灰岩成因及油气意义——以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为例被引量:20
- 2012年
- 通过大量的岩心和薄片观察,分析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熔结凝灰岩岩石学特征和孔隙发育特征,探讨富孔熔结凝灰岩成因和气孔发育机制。风城组沉积期火山作用以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为典型特征,岩石组分以塑性玻屑为主,棱角圆化,脱玻化特征明显;常见塑性浆屑变形揉皱、晶屑熔蚀现象。熔结凝灰岩中发育大量石泡,使熔结凝灰岩结构特征模糊。气孔是石泡构造的空腔,为冷凝收缩成因,受脱玻化作用影响挥发分或水蒸气散溢,形成的孔隙空间后期未被充填或少量充填。一个冷凝单元中石泡体发育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自下而上,气孔由少增多再减少。石泡孔洞的发育提高了熔结凝灰岩的储集能力,受熔结作用影响,石泡体未被压扁破坏。深埋、高孔熔结凝灰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研究区高孔熔结凝灰岩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性。
- 朱世发朱筱敏刘继山姚远鲜本忠牛花朋赵长永
- 关键词:熔结凝灰岩气孔火山碎屑流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乌尔禾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被引量:11
- 2008年
-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从单井沉积相分析入手,并结合钻井岩性剖面、沉积构造和电性特征等大量地质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乌尔禾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乌尔禾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可进一步分为扇三角洲平原、前缘和前扇三角洲3个沉积亚相及7个微相。
- 施小荣李维锋赵长永曾玉兰彭寿昌董续丰
- 关键词:扇三角洲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精细勘探实践
- 2005年,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面临较大困难,西北缘凭借有利石油地质条件,再次成为盆地油气勘探的主战场.西北缘精细勘探按“四个立足、四个加强”的勘探思路,先克百、后乌夏、再红车、再乌夏的部署展开,2005-2009年的五年...
- 薛新克杨海波赵长永
- 关键词:油气勘探准噶尔盆地地质特征
- 文献传递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精细勘探实践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最富油的老区,克拉玛依油田就位于该区带。西北缘精细勘探潜力大,有5个有利勘探带。西北缘精细勘探按先克百、后乌夏、再红车的部署有序展开,2005—2009年的五年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1×10~8t,...
- 匡立春薛新克杨海波赵长永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精细勘探
- 准噶尔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与复式聚集成藏被引量:50
- 2021年
- 准噶尔盆地为新疆北部最大、最富集的含油气盆地,随着盆地勘探资料丰富,重新研究盆地油气形成与分布,明确大油气田富集层位和勘探方向,可为盆地整体勘探部署提供指导。应用地震、钻井、试油、油源对比等资料,通过油气藏解剖、有效烃源岩分布和生烃潜力的差异性再认识,将盆地石油地质演化与构造演化相结合,对盆地油气聚集成藏的复杂性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经历了石炭纪海陆过渡相和二叠纪—新生代陆内盆地多旋回演化,形成了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等多套构造层系,发育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中—下侏罗统3套主要烃源岩,存在中—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和白垩系3套区域性盖层,形成了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三大含油气系统。明确了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西山窑组、侏罗系顶面与上覆地层存在的大型不整合面,控制了三大含油气系统原生油气藏分布。自海西晚期至喜马拉雅期发育4期主要断裂,在盆地内构成了立体输导网络,将三大含油气系统纵向沟通,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原生油气藏与次生油气藏有序分布的复杂油气成藏系统。
- 王小军宋永郑孟林任海姣吴海生何文军王韬王霞田赵长永郭健辰
- 关键词:叠合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