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
- 作品数:22 被引量:30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齐刺电针扳机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4
- 2017年
- 目的:比较齐刺电针疗法与常规电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电针组与常规电针组,每组18例。齐刺电针组采用齐刺扳机点(可激发面部疼痛的阳性反应点)为主,并予电针刺激;常规电针组采用常规针刺扳机点,并予电针刺激,均隔日1次,10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第2个疗程后对两组综合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齐刺电针组和常规电针组治疗后综合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P<0.01),齐刺电针组较常规电针组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均P<0.01);齐刺电针组愈显率为44.4%(8/18)、总有效率为88.9%(16/18),分别优于常规电针组的27.8%(5/18)、66.7%(12/18,均P<0.05)。结论:齐刺电针扳机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 黄壮霍金赵冏琪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针刺疗法齐刺电针疗法扳机点
- 穴位埋线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52
- 2017年
- 本文旨在对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做一概述。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AJD),以"穴位埋线""穴位埋藏"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12月,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 000余篇。总结分析发现,穴位埋线疗法的中医作用机制为留针及埋针效应、协调阴阳及平衡脏腑、通经活络及平调气血和补虚泻实及扶正祛邪。穴位埋线疗法的西医作用机制为恢复神经功能,调控神经反射;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循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少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因子,改善机体代谢。发现埋线疗法作用的机制除具有普通针刺产生效应的机制外,还可通过延长刺激时间形成持续性治疗,尤其适用于多系统慢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或替代西药的使用。然而关于埋线疗法的纵向理论研究较少,特色阐述不突出,研究缺乏对照及临床验证,需要进一步改进。
- 霍金赵冏琪袁永王京京
- 关键词:穴位埋线
- 吴中朝针灸背俞功能带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撷要被引量:1
- 2024年
- 总结吴中朝教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证经验。吴中朝教授认为变应性鼻炎发病与肺、脾、肾脏腑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从“背俞功能带”理论出发,选取相应脏腑“背俞功能带”为主穴针灸并用以增强传导、调节脏腑、提升正气,辅以辨证配穴,标本兼治,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并预防疾病复发。
- 霍金周劲草韩颖王拓然张淼聂文彬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针灸名医经验
- 《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国际需求调研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在研制《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简称《指南》)国际标准之前,为了明确其国际需求,从国外针灸应用现状及国际标准研制需求、国际标准研制病种优先度、国际标准转化的必要性、国际标准应解决的关键临床问题、专业水平与需求意向的相关性5个方面展开调研。结果提示,《指南》国际需求明确;研制过程应考虑不同国家、不同专业水平的针灸从业者在针灸应用范围及关键临床问题等方面的需求差异。
- 胡静王京京刘璐刘璐高琪张易陈仲杰陈仲杰
- 关键词:针灸偏头痛调查问卷
- 针灸治疗偏头痛关键结局指标研究
- 目的:明确针灸治疗偏头痛关键结局指标。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共识法研究针灸治疗偏头痛关键结局指标优先度。结果:急性期治疗"至关重要"的结局包括6项疗效指标(头痛强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缓解时间、2 h内是...
- 崔硕王京京王小语胡静陈仲杰霍金高琪刘亚平
-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结局指标
- 揿针扬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0例被引量:9
- 2023年
-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发于面部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等肌群的一种多动障碍,常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无痛且不规则的抽搐,多为单侧发病.大部分HFS患者是由神经血管压迫所诱发[1],另有学者认为其亦属于心因性运动障碍的一种[2],因发于面部极易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3].笔者采用揿针扬刺法治疗HFS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 王拓然韩颖张溪吴中朝霍金
- 关键词:面肌痉挛揿针扬刺法表面肌电信号
- 偏头痛针灸临床研究角度分析
-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与针灸治疗偏头痛相关的系统性评价文献,通过PICO框架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角度进行分析,为研制国际《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提供依据。共检索到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系统性评价76篇,与其相关的随机对照...
- 霍金陈仲杰王小语胡静高琪武晓冬王京京
-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
- 温针结合电针齐刺环跳穴为主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比较温针结合电针齐刺环跳穴与电针齐刺环跳穴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干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温电针齐刺组和电针齐刺组,每组28例。温电针齐刺组采用温电针齐刺环跳穴,电针齐刺组采用电针齐刺环跳穴,均针刺委中、阳陵泉、承山,隔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第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PRI、VAS、PPI评分均降低(P<0.01,P<0.05),且第2个疗程后低于第1个疗程后(P<0.01)。温电针齐刺组PRI、VAS、PPI评分降低幅度大于电针齐刺组(P<0.01)。温电针齐刺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高于电针齐刺组的78.6%(22/28,P<0.05)。结论:温电针齐刺环跳穴能有效缓解干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疗效优于电针齐刺环跳穴。
- 霍金赵冏琪
- 关键词:干性坐骨神经痛电针齐刺环跳
- 吴中朝背俞功能带诊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介绍
- 2024年
- 总结介绍吴中朝教授采用“背俞功能带”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吴教授从脏腑理论出发,以“背俞功能带”诊察法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揣穴查因,明晰病位病性,并根据“肝脾传变、肾脾传变、肾肝传变”等不同辨证,选择毫火针、灸法及温针疗法在相应“背俞功能带”因症施治,达到调和肝脾、温补脾肾、滋养肝肾的作用。背俞功能带诊疗方法具有司外揣内、诊疗一体、标本兼治的特点,可有效调节由脏腑功能异常所诱发的强直性脊柱炎。
- 霍金佟晓英王拓然王元峰周劲草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 基于CNKI数据库的顽固性面瘫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8
- 2021年
- 探讨顽固性面瘫相关文献的发表现状和研究热点。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顽固性面瘫文献,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提取和统计文献特征,生成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采用图形聚类工具包(gCLUTO)1.0进行高频关键词聚类。共纳入文献750篇,刊登文章较多的期刊为《针灸临床杂志》(63篇)、《中国针灸》(54篇)、《上海针灸杂志》(27篇)。活跃第一作者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0.1%。高频关键词聚类为4类时,聚类效果好,主题分别为传承名医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基于热敏灸形成疗效较好的顽固性面瘫综合治疗手段;基于具有加强穴位刺激作用的干预手段形成疗效较好的顽固性面瘫综合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手段的研究。针灸治疗方案是顽固性面瘫研究的热点,研究者注重继承名医经验,围绕病机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加强治疗方案的"温""通"功效,这一研究思路对难治性疾病治疗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 韩颖刘刃王拓然焦玥霍金王莹莹王文艳李顺月杨金洪
-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难治性面瘫文献计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