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汶川地震灾后生态恢复中各主体的责任问题研究
- “5.12”汶川大地震对汶川地区、四川省及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不仅很大程度了摧毁了当地的经济,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在对汶川地震的恢复上,生态环境的恢复...
- 张娜
- 关键词:地震灾害生态恢复非政府组织
- 一种单排或双排剪叉式液压升降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台,特别涉及一种单排或双排剪叉式液压升降台。本实用新型的单排剪叉式液压升降台包括底座、下剪叉臂总成、上剪叉臂总成、工作台、液压油缸和转动夹持机构,所述下剪叉臂总成下端连接在底座上,所述上剪叉臂总成铰...
- 张萌张娜程宇宋玉斌曾佳鑫杜彬徐夏添
- 文献传递
- 一种模块化便携式气动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便携式气动实验装置,包括控制箱和元件箱,元件箱内设置有用于实物元件固定的装夹平台和用于显示气动回路静态原理图、实物元件内部三维结构、气动回路功能简介及实物元件功能简介的显...
- 张萌杜彬张娜徐夏添程宇曾佳鑫吴凡
- 文献传递
- 绿脱石结构Fe(Ⅲ)还原程度对氧化过程·OH形成及有机质矿化的影响
- 2024年
- 土壤和沉积物有氧-无氧界面黏土矿物结构Fe(Ⅱ)氧化产生的羟自由基(·OH)在有机物质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和沉积物黏土矿物结构Fe(Ⅲ)的还原程度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不同,然而,关于含铁黏土矿物还原程度[Fe(Ⅱ)/Fe总]对氧化过程中·OH的形成及有机质矿化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富铁绿脱石为黏土矿代表,研究了不同还原程度绿脱石[Fe(Ⅱ)/Fe总:15%、22%、39%和56%]有氧氧化产生·OH的机制及该过程对溶解性有机质(DOM)转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当不同还原程度绿脱石的悬浊液体系中结构Fe(Ⅱ)浓度为2.2 mmol·L^(-1)时,随着还原程度从15%增加到56%,其氧化120 min后·OH的累积浓度从13.6μmol·L^(-1)增加到27.1μmol·L^(-1),单位O_(2)转化为·OH的效率从3.3%提高到5.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蓝四唑(NBT)猝灭实验和2,2′-联吡啶(BPY)钝化边缘反应位点的结果证明了还原程度为15%的绿脱石主要存在二八面体Fe(Ⅱ)[Al-Fe(Ⅱ)],并在边缘位点活化O2产生·OH;而还原程度为56%的绿脱石除二八面体Fe(Ⅱ)外,还存在高活性三八面体[Fe(Ⅱ)-Fe(Ⅱ)-Fe(Ⅱ)],底面位点和边缘位点均可活化O_(2)产生·OH,并且O2在底面位点还原形成·OH效率更高。氧化过程中·OH矿化溶解性有机质(DOM)形成CO_(2)的含量随绿脱石的还原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与低还原程度绿脱石(15%)相比,高还原程度的绿脱石(56%)存在高活性三八面体并能从底面位点形成·OH从而提高了·OH生成的效率并进一步促进了DOM的矿化。
- 肖艳琦符俊宏刘细祥廖文娟张娜崔浩杰
- 腐殖质对电絮凝体系中As(Ⅲ)氧化去除的影响机制
- 2025年
- 电絮凝技术可以通过二价铁[Fe(Ⅱ)]的氧化沉淀机制高效氧化去除地下水中的As(Ⅲ)。天然有机质(NOM)广泛存在于高砷地下水中,可能通过络合、电子穿梭、竞争吸附位点等多种途径影响Fe(Ⅱ)的氧化沉淀,但目前天然有机质对电絮凝体系中As(Ⅲ)氧化去除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尚不清楚。以腐殖酸(humic acid,HA)作为天然有机质的代表,研究了腐殖质对电絮凝体系中As(Ⅲ)氧化去除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1)HA可以促进电絮凝体系中Fe(Ⅱ)的氧化沉淀和As(Ⅲ)的氧化去除,且HA浓度越高,促进效果越显著;(2)在不同pH值(6.0、6.5、7.0、7.5)以及不同电解质环境下,HA对Fe(Ⅱ)氧化沉淀和As(Ⅲ)氧化去除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pH值越低HA促进As(Ⅲ)氧化去除的效果越显著,在Na2SiO3电解质环境下HA对As(Ⅲ)的氧化去除作用最为显著;(3)HA促进电絮凝体系中As(Ⅲ)氧化去除的机制是通过加速水相Fe(Ⅱ)的氧化促进Fe的沉淀,从而使Fe(Ⅱ)的氧化沉淀过程主导As(Ⅲ)的氧化和去除。研究结果可为高砷地下水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 赵凤怡童曼张娜蔡其正
- 关键词:电絮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