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兰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丝
  • 1篇动机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透析患者
  • 1篇疲乏
  • 1篇维持性
  • 1篇维持性血液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健康
  • 1篇健康教育
  • 1篇干预
  • 1篇干预方式
  • 1篇PICC
  • 1篇超声
  • 1篇超声引导

机构

  • 2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2篇王兰
  • 1篇谷小燕
  • 1篇徐海英

传媒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的运动干预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态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的运动干预方式在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由护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宣教后进行运动锻炼;观察组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的运动干预方式进行干预。16周后,对两组患者运动依从性、疲乏度、睡眠质量、炎性因子水平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运动依从性、睡眠质量、疲乏程度均有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P<0.05);未发生运动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的运动干预方式与普通的健康教育相比,可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躯体疲乏程度,且安全性好,可作为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态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
王华静柴燕子王兰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疲乏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导丝替换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导丝替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8月需要PICC初次化疗肿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操作方法 ,即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观察组在常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给予导丝替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置管操作时间、导管异位、24 h内穿刺点出血及置入PICC 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ICC操作后24 h内穿刺点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置入PICC 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给予导丝替换可降低送管困难发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减轻穿刺点出血程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徐海英谷小燕王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