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复检范围设计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TPAb)复检范围的设计。方法收集ELISA初检梅毒吸光度(A)>0.08的标本1 257例,用相同厂家、相同批号的试剂进行复检,同时做双孔。复检A值仍>0.14者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设计一个合适的标本复查范围。结果根据ELISA初检梅毒标本A值结果,将标本分为7组:0.08~0.14、0.15~0.30、0.31~0.60、0.61~0.90、0.91~1.20、1.21~2.00、>2.00。ELISA复检符合率分别为16.6%(37/223)、21.6%(56/259)、32.0%(66/206)、50.5%(100/198)、78.0%(99/127)、94.8%(147/155)、100.0%(89/89)。TPPA与ELISA复检符合率分别为0.0%(0/37),3.6%(2/56)、22.7%(15/66)、38.0%(38/100)、80.8%(80/99)、93.2%(137/147)、96.6%(86/89)。结论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ELISA检测TPAb的复检范围设定A值在0.14~1.20范围内,这样既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又能避免人力和试剂的浪费。
- 余红朱卫崔洋洋阙金亚
- 关键词: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丙肝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我县孕产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P)、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为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从2014-2016年每年4—6月份选择我县人民医院产科的孕产妇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及抽取静脉血进行HIV、HCV、TP抗体的检测。结果:2014-2016年共调查1200名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89.2%,HIV阳性率为0%,HCV阳性率为0.08%,TP阳性率为0.92%。结论:我县孕产妇HIV感染率较低,TP感染率较高。应对该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加大监测力度。
- 杨华余红
-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哨点监测
- 肿瘤标志物联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胸水中的多项肿瘤标志物来鉴定胸水的性质。方法应用MEIA和比色法分别同步检测血清、胸水中的CEA、CA199、CA125、β2-MG、TSGF并计算胸水/血清(P/S)的比值。结果恶性组血清、胸水中的TSGF、CEA、CA199的值均显著高于结核组、良性组。且P/S>1.2。CA125和β2-MG在恶性组和结核组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联检血清、胸水中的五种肿瘤标志物并计算其P/S,对胸水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余红郭以宝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胸腔积液肿瘤相关物质群
- HR-HPV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活检确诊的宫颈癌患者29例,CINⅠ级84例,CINⅡ级63例,CINⅢ级32例,单纯宫颈炎48例,对照组42例,进行HR-HPV、支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结果 HR-HPV、CT在宫颈癌组、CIN各级组与炎症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u、BV在宫颈癌组和CIN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炎症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CT、HR-HPV+Uu、HR-HPV+BV以及HR-HPV合并多重感染在宫颈癌组、CIN各级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呈递减趋势;而HR-HPV单独感染在各组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明显递增趋势。结论 CT、Uu、BV或其它病原微生物能增加宫颈感染HR-HPV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率。
- 杨华余红郭以宝
- 关键词:HR-HPVCTUUBV宫颈癌
- 乙型肝炎标志物少见模式随访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出现少见模式的患者进行随访动态观察,以进一步提高对HBV-M的认识。方法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定量检测21278例标本的HBV-M,将出现HBV-M少见模式的患者列入随访对象。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分别以1、2、3、4、5来表示,并以其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 21278例标本共检出51例HBV-M少见模式。51例HBV-M少见模式为:①"1":2例,②"1、2":4例,③"3":1例,④"2、3":4例,⑤"1、2、3、5":8例,⑥"1、2、4、5":29例,⑦"2、3、5":2例,⑧"1、2、3、4、5"1例。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不同病程可出现HBV-M不同模式的组合,有时只看到一张检验报告单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应动态观察HBV-M组合模式的变化。
- 余红薛文杰王小玲
- 关键词:乙型肝炎标志物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随访分析